•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资讯 > 文化教育 > “校长,我可以叫您爸爸吗?”
  • “校长,我可以叫您爸爸吗?”

    时间:2019-10-20  来源:  作者:

    (2)

    开学不到两个月,一个消息就渐渐传遍县城:多年乱哄哄的台江民中仿佛变了个学校,琅琅书声此起彼伏。“有两把刷子的杭州校长”,再次成为县城的新闻人物。

    在一片赞扬声中,陈立群却保持着清醒。经验告诉他,一场大改革才刚刚拉开帷幕。

    台江民族中学3000多名学生中,属于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就有1300多人,留守青少年的比例还要高得多。

    这样的数据,总让陈立群想起自己当年的951个宏志班孩子。他们看上去那么相似,却又是如此不同。

    相比求学于大城市的宏志班孩子们所共同面临的精神自卑问题,台江的孩子因为彼此生活水平差异不大,更为阳光自信。但社会和家长普遍不重视教育,学生不仅基础差而且惰性强,成为另一个棘手问题。

    陈立群(左一)在家访

    让陈立群心里难受的是,每到开学前或者期末放假,就有学生来道别。“爸妈让我嫁人,下学期我不来读书了。”“读书没意思,我准备跟表姐去广东打工。”十七八岁的学生还没意识到,这个决定,或许将成为他们命运的转折点。

    几次劝阻后,陈立群意识到,等学生下定决心要辍学,已为时过晚。他必须要从症结上来破解问题。

    很快,老师们发现,每天早上不到7时,陈立群的身影就会出现在教学楼里。每天晚上九十点,他还在教室间转悠。校长办公室的灯,总是第一盏亮起,又是最后一盏熄灭。

    杭州来的名校长,无论到哪,当地总有许多人想要结识。但他们很快发现,陈立群几乎不出席任何应酬活动。哪怕出去做讲座,也不愿在外过夜。有一次,副校长粟高胜跟着陈立群一起去距离台江3个多小时车程的黎平县做讲座,他发现,为了能陪学生们一起晚自习,校长坚持不吃晚饭就往回赶。

    “校长,吃了再回去吧?偶尔一次赶不上晚自习也没事。”

    “路上对付吃点就行。孩子们看见我们出现在教室,会觉得有校长、老师陪着他们,学习就更安心了。”陈立群回答。

    粟高胜没有再接话,但心里暗暗对眼前这个似乎永不知疲倦、把课堂看得大过天的老校长多了几分敬佩。

    又过了一阵,周末回老家村寨的老师更是听说了一桩几乎从没在台江发生过的“奇事”:民中新来的杭州校长竟然去村寨里的贫困学生家里家访了,还自掏腰包给学生塞了一千元生活资助。

    老师们这才明白,校长其实已经对症下药,开出方子——既然孩子们缺少家庭和社会的教育,那就更需要老师全心全意陪伴,既当老师,也当爸妈。

    但一开始,并不是所有老师都愿意这么做,总有老师发出“工作太忙,顾不上家庭”的抱怨声。除了制度约束,陈立群也用自己的行动“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老师们。慢慢地,老师们在下班后三两邀约喝酒、打麻将的现象消失了;而相约一起去学生家里家访、一起打磨课件,成了新常态。

    从一开始的观望到以后的佩服,谁也没想到,老师的变化比学生还要大,还要快。甚至还有数名老师,为了陈立群放弃了曾经梦寐以求的调动机会,“因为我等的那个‘真正做教育的人’,终于来了”。

    (3)

    有件事,台江民中的师生们至今都没搞清楚。陈立群到底是怎么找出贫困学生的?

    有时候,连老师都还没搞清楚学生的具体家庭情况,陈立群却已经先行一步开展家访。

    后来,老师们才知道,每个孩子入学时,陈立群都会大致排摸情况。平时得空,他就去跟孩子们聊天。在台江扎根的千余个日日夜夜里,陈立群身穿西装、背着黑背包的身影,不断出现在台江的崇山峻岭间。“不去感受体验学生的成长环境、生活经历,你怎么能跟他们感同身受?”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陈立群的车程超过6万公里,家访100多户。

    最远的一次,陈立群开了1个半小时车,再转乘45分钟柴油船,最后徒步半小时山路才到学生家;最心酸的一次,陈立群来到学生家门口,发现房子的外墙是靠泡沫、硬纸板等糊起来的,当场红了眼眶;最着急的一次,陈立群去医院探望因车祸撞伤脚的学生,却发现学生因为没钱已经停药。他几乎是小跑着去护士台交钱,让医院把孩子的药续上。其实,他并不富有,每月不过9000多元的退休工资,却已自掏腰包20多万元资助孩子们。如今,支持他的家人们,都把支教当成了家族行为。每每回家,他们就要往陈立群的背包里塞钱,“替我们给孩子们”。

    陈立群常常怀念第一年的支教生活,没有媒体寻访,没有太多社会事务纷扰,他全心全意和孩子们在一起。如今,陈立群和孩子们还有个特别的沟通方式——写信。这些信,往往会出现在他办公室的门下。信件称谓五花八门,有的叫他“校长爸爸”,有的叫他“校长”,还有叫他“男神”的。信的内容也各式各样,有来倾诉心事和烦恼的,有分享生活中小确幸的,也有来提建议、气鼓鼓地“投诉”的,还有调皮地在信里给他“颁敬业奖”的。这上百封信,是陈立群在台江最宝贝的“家底”。

    陈立群(左二)家访中陪学生邰子涵去田里找女孩的奶奶

    高三女生邰子涵,虽然成绩优异,但因为家庭变故,险在高二寒假就辍学去打工。好不容易把她劝回学校,陈立群还时不时找她聊天,为她提供生活资助。

    暑假里,再次遭遇家庭变故的子涵,塞了一封长信到陈立群办公室,讲述自己所面临的物质和精神压力。

    陈立群心里着急。9月的一天,从北京时代楷模颁奖现场回来后,他利用午休时间赶去家访。聊了一会,小姑娘才吞吞吐吐说出心事:妈妈离家出走,爸爸身有残疾仍在外艰难打工。家里四姐弟,都是靠爷爷奶奶拉扯大的。她努力读书,就是想带一辈子没有出过大山的老人去看看海,享享清闲。可是,爷爷奶奶能等到自己大学毕业有能力的那一天吗?

    “明年高考结束,校长爸爸请爷爷奶奶和你去看海!”

    “去海边很贵吧?”

    “不要担心费用。等你考上大学,毕业后有能力了,爷爷奶奶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子涵其实从来没好意思当面叫过陈立群“校长爸爸”,可有很多个类似的时刻,她都暗暗觉得,校长好像爸爸呀。

    不光是子涵,台江民中不少学生,心里都保存着和“校长爸爸”相处时的温暖记忆。

    高二的张志美,去年10月失去了爸爸。爸爸去世了,家里又一贫如洗,读书还有什么意思呢?当一条咸鱼,混完这一生吧!张志美没想到的是,当她想放弃自己时,校长却没有放弃她。更没有想到的是,当她还沉浸在校长突然到来家访的激动中时,校长又问她:“志美,你当我女儿好吗?”志美幸福得懵了。

    作为“校长爸爸”,陈立群非常尽职。不到一年间,他驱车去志美家家访了3次,几次给钱补贴志美及其家人。中秋回杭州,他也不忘给台江女儿带“杭州最好吃的月饼”。志美早已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努力,将来去校长爸爸的家乡读大学。

    (4)

    因为忙碌,陈立群觉得,在台江的日子过得真快。原定一年的支教,一晃就过去了。在师生的期盼下,他又留了下来。转眼,已经在台江待了3年。

    3年里,别的不说,台江民中的一本上线人数从以前的个位数涨到了百位数。学校的高考增量,从全州末尾冲到了全州第一。今年,还有学生考上了南京大学。

    不光台江学生,连远在凯里的学生也都想来台江民中上学。台江民中的录取分数线一路攀升,从2016年的346分,飞速涨到2019年的487分。往年,台江中考前100名学生里,只有个位数学生愿意留在台江民中。今年,这一数字达到了95人。

    但在众人的一片喜悦中,陈立群却渐渐感受到了新的压力。他知道,台江民中的这场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了。

    梦寐以求的好生源终于来了,但老师还是原来那批老师。提升师资,是教学管理中更艰难的一环。

    在这份担忧里,也夹杂着陈立群的另一份远虑:他的支教总有结束的一天,台江民中能自己造血吗?

    于是,这个新学期,陈立群又狠狠心,调岗了5个课堂表现一般的老师,数学、语文、英语,各科都有。但他也想有机会时调回来一位数学老师。对,就是3年前因为上课前不备课,被他率先调岗的那位数学老师。这位老师用了3年业余时间备课、磨课后,又找到陈立群试课。这一回,同样是数学老师的陈立群听完后,满意地笑了。每个学年的优胜劣汰机制,见成效了。

    除了优胜劣汰,在陈立群拟订的台江民中发展计划里,还列着同课异构、青年教师培训计划、“小荷工程”、“青蓝工程”、“名师工程”等一串教师培养的专业名词。尤其是每个月的同课异构,只要手头没有要紧事,他都要坐在教室后面听。每当有台江民中的老师上课水平胜过凯里一中时,讲台下的他就开始偷乐,就像家长会上听到孩子考出好成绩的父亲那样。

    在台江,陈立群被问到最多的问题应该要数:“校长,您还能在台江留多久?”对于这个问题,其实,被下属们叫作“拼命老陈”的陈立群,心里也一直矛盾着。小孙女今年5月出生,他至今还没能见上一面,唯有靠每天的视频聊解相思。临安老家年过九旬的母亲,也要几个月才能匆匆见上他一面。但他又觉得,再坚持一下,一支“台江模式”下锻造的优质师资队伍,也许就要成型了。到时候,没有他,台江民中一样能保持高水平运转。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就不言自明了。

    更重要的是,在这场唤醒与被唤醒的美好相遇里,他们已经成就了彼此。

    关键词:校长
    [phomead]6[/phomead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