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安徽新闻 > 宿州:培育“甜蜜的种子”
  • 宿州:培育“甜蜜的种子”

    时间:2019-10-22 19:57:28  来源:  作者:

    “9月1日至2日,土耳其专家来我们基地考察,就甜叶菊种植新技术进行交流,这已是第二次了。 ”9月5日上午,在宿州市桥区永镇乡甜叶菊种苗繁育大棚,群富合作社负责人陈爱武对记者说。目前,土耳其有数千亩甜叶菊选用的是他们合作社的良种。

    在合作社办公室,陈爱武的儿媳王倩倩正通过互联网,与国外的合作企业进行互动,主要是指导对方如何进行农业管理。网上拓展甜叶菊的海外业务,王倩倩有10多年经验。

    “为什么这些老外看重我们,瞧瞧我们育的种就知道了。”陈爱武拿出一个透明小瓶,只见里面的种子都是形状规则的小颗粒。他告诉记者,以前的种子只能通过人工播种,费时费力,而改良过的种子则适宜机械化播种。

    “在政府的扶持引导下,合作社注重农业科技研发,不断育出优质新品种。有了好种子,饭碗就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陈爱武说,近年来,桥区和永镇乡投入200多万元,大力支持合作社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研发,甜叶菊种苗繁育基地逐步发展壮大。

    2001年左右,陈爱武接触到中科院专家,得知桥区的土壤十分适合种甜叶菊,于是他拿出养殖挣得的“第一桶金”投入这个行当,很快就获得丰厚回报。

    如今,合作社在宿州市规模化种植甜叶菊达6800亩,每亩效益3000元以上,带动社员380多户,户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合作社还在全国10多个省、市、自治区合作发展基地8万多亩。

    2010年,在贸易公司的引荐下,陈爱武接到了第一笔海外订单,并出国考察。 “出了国才发现,只要产品好、有渠道,做海外生意并不难。 ”陈爱武说。此后,合作社又与苏丹、赞比亚、马来西亚、土耳其、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商人合作。

    今年5月,陈爱武经贸易公司牵线去了一趟布隆迪。他带去10公斤的种子,在当地种植450亩甜叶菊。 “那里有许多富余劳动力,这450亩可以解决100人就业。 ”陈爱武在当地指导农民种植,直到苗长到3厘米时才回国。 “甜叶菊产业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民带来就业机会。翻译告诉我,当地人称我带去的甜叶菊种子是‘甜蜜的种子’。听到这样的评价,我觉得再苦再累也值了! ”陈爱武告诉记者。(记者 何雪峰)

    【专栏】地市新闻联播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