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安徽新闻 > 肥东县七旬儿媳董得兰当选“中国好人”
  • 肥东县七旬儿媳董得兰当选“中国好人”

    时间:2017-06-16 21:10:19  来源:合肥晚报  作者:许庆勇 牛顿 李后祥  编辑:程旋

      近日,中央文明办发布消息,肥东县七旬儿媳董得兰(本报曾作报道),当选5月份中国好人榜“孝老爱亲”好人。今年72岁的董得兰是肥东县元疃镇杨祠村老花园村民组的村民。自从跨进婆家门到现在,服侍行动不便的婆婆陶传英长达50多年,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婆婆今年已经100岁,成为当地最长寿的人。

      悉心照料婆婆半个多世纪

      出生于1918年的陶传英,有副热心肠,一辈子不知帮助过多少邻里乡亲。在周边村落,年纪长点的乡亲都念叨着她的好。陶传英更是一位热心“马大姐”,一辈子化解无数邻里纠纷。

      由于长期的劳累,陶传英在50岁的时候身体每况愈下,病不离身,家里的亲戚都担心她活不过60岁,照顾老人的重任落在了媳妇董得兰的肩上。

      今年72岁的董得兰是陶传英的长房儿媳。董得兰说,婆婆陶传英一辈子热心而善良,年纪长点的邻里乡亲到现在还一直念叨婆婆的好,“哪家困难帮哪家,村里只要有人生病,她就主动去照料,杀鸡给人家吃。”

      说起婆婆的事,儿媳意犹未尽。而道起儿媳的好,婆婆也是唠个没完。陶传英在94岁时,因意外摔了一跤后,便卧床不起,董得兰几乎一人照顾她的起居直到现在。这么多年来,董得兰悉心照料,从来没有半点怨言。

      为老人用心调配一日三餐

      为了让婆婆每天吃得好、睡得香、心情好,健康长寿,董得兰总是想着法子哄老人开心,做老人喜欢吃的菜。老人喜欢吃包子,董得兰隔天就去集上买,有时打电话让远在合肥的儿子从合肥买些带回来,帮助老人换口味。婆婆一天三餐,喜清淡也爱吃肉和鱼虾,董得兰就合理搭配,满足老人的要求。

      最近几年,由于当地河水干涸,鱼虾、泥鳅难买,董得兰便与老伴骑着电动车往返20公里去集镇上买。

      2016年7月的一天早上,乌云翻滚,眼看一场大雨就要来临。因为婆婆有一段时间没有吃到喜欢吃的泥鳅,董得兰便不顾路途遥远和老伴一起前往集镇购买。可是,赶到元疃集市时,由于担心暴雨来临,卖水产的摊贩已经提前收摊了。董得兰又一路打听,赶到摊贩家中买了三斤泥鳅。

      回家的路上,暴雨倾盆,夫妻二人全身湿透。简单换下衣服,董得兰又忙着张罗婆婆的午饭。当看着婆婆吃上泥鳅的高兴劲,董得兰满意地笑了。

      身患腰肌劳损依然毫无怨言

      由于婆婆行动不便,董得兰每天都要端茶送水、端屎端尿、搀扶婆婆上床下床,从来不敢怠慢。因长期的劳累,董得兰身患腰肌劳损20多年。

      如今,董得兰抱婆婆越来越吃力,腰部时常痛得她汗流浃背,却从来没有一丝怨言。董得兰说,照顾老人是应该的,“这只是作为晚辈应尽的义务而已。”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