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安徽新闻 > 砥砺奋进的五年:小岗农民增收调查
  • 砥砺奋进的五年:小岗农民增收调查

    时间:2017-07-07 20:42:05  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作者:史力 田婷 范克龙  编辑:叶广冬

    “对我来说,致富还得靠种地。多种地、种好地才有钱挣。 ”

    ――从“按红手印”到发“红证书”,小岗不断以改革释放土地活力,提高农民种粮收入

    季节更迭,小岗村“改革大道”两旁的风景也在变。

    6月28日,记者来到凤阳县小岗村,金黄的麦子已入了仓,栽插不久的稻秧又是葱绿一片。庄稼人的日子,就在这一茬茬的收成里芝麻开花节节高。

    40岁的马学松,他家今年的小麦收成不错。 “30多亩地一共收了近25000斤麦,纯收入1万多元。 ”马学松说。

    夏粮虽然增收,但在马学松家庭收入中占比并不高。马学松告诉记者,近几年种粮收入增长不多。“5年前全家年收入4万元,去年收入近7万元,增加的部分主要是2012年起到村里矿上上班,每年有了3万多元的工资收入。 ”老马边说边摆手:“小农户种粮不挣钱。 ”

    “不过,这些年党的政策好,各种补贴多。 ”马学松话锋一转,跟记者算了一笔账:各种补贴加起来一亩地大概能补八九十元,买农机还有购机补贴,病虫害防治也发药,农业保险由村里出钱买,种粮还算轻松划算。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小岗,村民收入近年来进入增长“快车道”。 2012年小岗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00元,去年则达到16169元,4年增长近6000元,增幅59%,超过全省农民收入增速。

    “增速快,主要因为小岗人的收入多元化,已由过去单纯依靠种粮向自主创业、外出务工、财产性收入、发展旅游餐饮等转变。 ”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吴小林告诉记者。

    不过,家庭经营性收入依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从全省看占比在40%左右。据省农委分析,去年我省农民人均经营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提高经营收入关系农民增收大局。

    58岁的程夕兵,黝黑健壮,一双手上全是茧。2010年以来他种的地越来越多,这两年稳定在600亩。

    “种地能挣多少钱?”记者问。“正常年景纯收入20万元出头,占家庭收入九成以上。 ”程夕兵说,“对我来说,想致富还得种地,多种地、种好地才有钱挣。 ”

    马学松的“种粮不挣钱”与程夕兵的“把地种好才有钱挣”,正是现代农业“一个硬币”的两面。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从事规模经营的农民,农业收入占比高,发展生产的心气也足。

    2015年7月8日,我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第一证在小岗村颁发。目前小岗村耕地全部完成确权登记,全村已流转土地8800多亩,流转率近六成。从“大包干”的“分”到今天规模经营的“合”,小岗不断用改革激发土地活力。

    “小岗将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抓好规模经营,加快农业结构优化调整,挖掘增收潜力。 ”吴小林说,特别是把促进适度规模经营与一般农户增收结合起来,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同时落实好惠农政策,实施好农业补贴“三合一”改革,落实秸秆综合利用、特色种养业奖补等。

    去年10月,省农垦与凤阳县签署合作协议,组建安徽农垦小岗现代农业公司,流转经营小岗村4300亩土地,实行土地管理承包联产计酬,将土地拆分成13块适度规模的管理单元分包给农户管理,实现农民增收、公司增效。

    同样是去年,小岗村与安徽科技学院共建小岗村现代生态农业研究所,推进科学种植,发展循环生态农业。 “种地效益咋提高?过去看产量,现在看品质。 ”程夕兵说,他已经拿出90亩地和科研单位合作,种植无公害水稻。再建一个烘干机组,发展无公害大米,打品牌。 “这样一亩水稻纯收入能达1000元,翻一番。 ”程夕兵对种地致富充满憧憬。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专题】砥砺奋进的五年 安徽勇闯领跑之路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