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安徽新闻 > 精准调结构,积聚新动能
  • 精准调结构,积聚新动能

    时间:2017-07-11 20:42:03  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作者:郑莉  编辑:陆璐

    调结构是实现新常态下新发展的根本之举。重点项目是资金、技术、人才的载体,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是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经济新动能的重要支撑。

    江淮大众新能源汽车暨全省调结构补短板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合肥惠而浦工业园一期等一批大项目竣工投运、京东方10.5代线等重大项目正积极推进……近年来,我省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改善发展条件,强化发展支撑,增强发展后劲,推动调结构转方式迈出更大步伐。

    梯次推进,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动力,壮大经济新动能

    “叮咚,叮咚,我要听《喀秋莎》。 ”近日,在科大讯飞展厅的体验区,演示人员话音刚落,整个大厅立刻响起了优美动听的旋律,让前来参观的外国代表团成员们赞不绝口。

    讯飞开放平台、语音助手、智能家居、声纹识别、语音合成、讯飞听见、智慧汽车等讯飞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领域……每一步令人瞩目的创新路,都有重大项目做支撑。

    “讯飞智慧课堂及在线教学云平台项目,总投资18亿元,目前已完成建筑主体楼层建设,并针对教育领域完成核心技术的研究,相关产品开发也已完成。 ”科大讯飞相关负责人说。

    引领新常态,重塑新动力。以重大项目为支撑,我省超前谋划,先后作出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加快发展高成长性产业、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等重大战略部署,推动新兴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2016年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万亿元。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一批超千亿元产业加速孕育壮大,24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步伐加快。

    合肥京东方10.5代线、合肥晶合晶圆制造、蚌埠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芜湖埃夫特万台机器人、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合肥离子医学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在重大项目的建设中,我省彰显发展新理念,把发展动力及时切换到创新引擎上来,形成梯次推进、滚动发展的格局,建设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可持续发展动力,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 ”省发改委重点办相关负责人说。

    腾笼换鸟,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增强市场竞争力

    “深入推进市与马钢融合发展,全力支持马钢延伸产业链,加快发展轨道交通产业。去年7月,装配马钢动车组车轮的2辆中国标准动车组列车在郑徐段全球首次实现时速420公里交会和重联运行。 ”马鞍山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华丽转型升级的法宝,是重点项目按下了结构调整的“快进键”。今年以来,马钢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轮轴新造生产线一期、马钢轨道交通车轴生产线一期等4个续建项目已于一季度建成投产,迈特诺特种电缆二期、埃斯科特钢二期等13个续建项目正在推进。时速350公里高铁高性能车轴产品开发等3个项目已经开工建设。

    转型升级,重在行动。去年以来,传统产业没有“坐而等”,而是坚定地“起而行”,以重大项目建设为载体,迅速迈出改造提升的步伐,积极探索通过产业升级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有效路径。

    近日,江淮、大众与合肥市三方,签署了投资协议。

    “江淮大众合资项目立足长远,注重研发体系建设、智能网联发展等,对汽车产业新合资合作模式有示范效应。”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安进表示。

    “企业领军,项目带动,综合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和新商业模式,加强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凤凰涅、浴火重生。”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培育新型业态,顺应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趋势,提高服务业比重

    枕山、环水、面屏的绩溪古城,成了人们感受徽文化的好去处。“通过绩溪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及龙川景区保护与整治项目,我们做了大量工作,比如21公顷河道生态景观面改造、沿街立面徽派改建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等,还修复了1公里石板古街道。 ”绩溪县有关部门负责人说。

    顺应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趋势,我省扩大服务业对内对外开放,营造良好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显著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文旅项目建设驶入了快车道。

    “去年皖南示范区列入全省亿元以上重点项目投资计划的文化旅游项目120个,总投资970.23亿元,当年实际完成投资203.64亿元,超过年度投资计划34.25%。 ”省发改委皖南处相关负责人说,绩溪县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及龙川景区保护与整治、杏花村文化旅游区明清古村落、怀宁县独秀山观音洞风景区开发等23个项目竣工投入使用。

    以重大项目为载体,除了大力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精细化发展,加快发展家政养老、文化旅游等服务业,积极培育新型业态,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外,我省围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工业设计等领域,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2016年,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达131家,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49.2%。

    “发挥全国唯一国家广播影视科技创新实验基地、全省首个创意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两大金字招牌效应,突出文化创意和科技创新,谋划引进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正逐步成为合肥发展的又一新亮点。 ”合肥市包河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3月29日,基地集中签约开工45个优质项目;华为无线网研发生产中心、中兴环巢湖700M实验网项目、新一代高清智能媒体融合终端平台项目、上海高清数字科技合肥项目等签约文化项目正加快落地。

    【专题】五大发展进行时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