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苏新闻 > 走读金陵:兴中门日侨集中营管理所
  • 走读金陵:兴中门日侨集中营管理所

    时间:2018-01-04 15:39:49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黄明生

    南京市日侨集中营管理所内景象。

    1945年10月,兴中门的日侨集中营管理所鸟瞰。

    1945年10月,南京市日侨集中营管理所门楼

    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和日本军国主义的集中营夺走了无数生命,成为人类历史上黑暗的一页。二战胜利后,南京也有一座关押日本战犯和日本侨民的集中营管理所。这座管理所和德日的集中营不同,生活在其中的日侨及战俘不仅没受到歧视,反而生活得很自在。民国时期《中央日报》记者郑炳森记录了在日侨集中营管理所的见闻,73年后,从这段旧新闻报道中透露出来的历史信息,依然耐人寻味。

    兴中门关押大量日侨日俘

    1945年8月16日起,国民党陆军新六军官兵157人先头部队到达南京,参加9月9日举行的日军受降仪式。新六军分四个区接受日军的投降缴械,一是市区与近郊,二是浦口与浦镇,三是龙潭与汤山,四是镇江与句容。缴械后的日俘被集中在汤山、栖霞等地以及南京光华门外的工兵学校、兴中门(今仪凤门)的兵站宿舍内进行管理。南京市日侨集中营管理所设在下关兴中门外的天妃宫小学内。

    当年的这座日侨集中营管理所设立在兴中门城墙的内外,城里的一半营房,应在今414医院的位置,是日侨集中营管理所小医院一部分。据说,这里的房屋,最初是日军用原木搭成的高大木屋,作为军营使用。在城门外面的另一半,设在静海寺旁的民国时期天妃宫小学内。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后,天妃宫小学被日军据为军人俱乐部。1945年日本投降后,学校由国民党新六军接管。1945年10月,南京市政府在兴中门城墙外搭建了南京市日侨集中营管理所的门头及一部分营房,南京光复后的第一任市长沈怡,还请前任市长马超俊书写了“南京市日侨集中营管理所”的大门匾额。此处集中营管理所共关押了日侨及战俘11000多人。

    管理所内的日侨日俘十分自由

    管理所内主要实行的是日侨自治管理模式。他们有日侨自治会,设会长及若干事务小组,有保健小组、文化小组等八九个专题小组,自治会长是日本前驻南京总领事。而日侨集中营管理所的中方管理人员只有16人,主要负责管理所内的卫生检查、违禁品检查,监督日侨携带钱款额度、行李重量,以及对日侨的思想教育。

    兴中门外不仅安置了日本侨民,也安置了部分战俘。战俘们都住在铁皮顶、木质的房子里,这些房子大多是日本人自己盖的。侨民住在如今建宁路的北边,战俘住在路的南边。管理所营房共有30多栋,另外还有一些零星的民房。每栋房屋少的有6间,多的有十多间。小的房间可以住十多人,大的房间可住20多人。每栋设栋长,每室设室长。室内有日式榻榻米,男女老幼均坐卧之上。日俘生活上实行自治,只要戴着管理所的臂章,就能够自由地上街购物。《中央日报》记者身临其境,不禁慨叹真像个“自由村”。

    从管理所各个房间内所堆放的物品就能看出,每个日侨所拥有的物资都非常充足。一个房间的墙壁边上堆满了大大小小的行李包裹及个人财物。《中央日报》记者郑炳森估计,至少有35个包裹,还不包括来不及搬入营区内的财物。

    从吃的方面来说,郑炳森在营区食堂和仓库内看到,柴米油盐备货充足,这其中有他们自己带来的,也有国民政府配给的。

    在行的方面,关押在南京日侨集中营管理所的日本人在投降前,就拥有各种汽车近600辆,即使在进入管理所之后,日侨手里仍然有100多辆汽车。人们经常看到三五个日本人臂上戴着通行证,驾着小汽车出入管理所。他们有的是出公差,或是采购物品,或是被政府所聘用的技术人员,去某政府部门工作。

    他们大部分是株式会社的人,口袋里的钞票比一般人富足,所以他们外出时,就可以在饭店里肆意吃喝。据说盟军统帅麦克阿瑟曾宣布日侨及战俘返回日本之时,只能限带少量现款,必须将非法利益归还中国。这样一来,日本人一有机会就会尽情挥霍,因为他们私下可能在想,这些财物与其留给中国人,不如留在肚子里更好。

    对日侨日俘以德报怨令人深思

    日侨和战俘在管理所内的业余生活并不是空虚枯燥的,甚至还蛮丰富。他们好像忘记了投降的耻辱,一些日侨闲来无事与妻儿朋友携手在石子路上散步闲聊、抽烟谈笑。管理所内还经常举办各种艺术讲座,研究中国瓷器,学习素描常识等。日本人爱体育运动,管理所内隔三岔五地还举行棒球和排球比赛。郑炳森惊叹,这哪里是战败国侨民和俘虏的集中营管理场所?当年中国最时尚的青年夏令营的生活恐怕也达不到如此丰富的程度!

    日本人非常讲究卫生与健康,管理所内专门设立了保健委员会,经常举行健康讲座,讲习生理卫生知识。管理所内有一座条件不错的小医院,医药设备都很齐全。

    日侨和战俘的文化水平都较高,人人都能读书看报,所以管理所内备有各种图书画报,供人阅读。营内的中国报纸有两种,一是第三方面军司令部专为日本人主办的《改造日报》以及《中央日报》,还有一种与日本人合作编辑的日文版八开油印《集报》。

    当然,日侨和日俘也会参加一些政府安排的劳动,如参加铺路、挖河泥等一些市政工程的建设。在兴中门管理所的日本战俘就曾集体参与过疏浚秦淮河的工程。这些日侨和日军战俘在1946年-1947年之间被陆续遣返回国。

    1937年南京沦陷后的六个多星期里,日军在这里烧、杀、抢、掠,杀害了30多万无辜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日本投降以后,国民党政府却对日侨日俘实行以德报怨的宽仁政策,对比如此鲜明,实在令人深思。黄明生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