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苏新闻 > 让“老赖”不好赖 让群众更信赖——江苏解决执行难向创新要执行力
  • 让“老赖”不好赖 让群众更信赖——江苏解决执行难向创新要执行力

    时间:2018-01-25 21:13:38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郑卫平 朱旻

    2017年2月24日,直播抓“老赖”行动中,在苏州工业园区一名“老赖”家中搜出众多奢侈品。

    2017年江苏法院工作巡礼

    又到一年盘点时。广大群众关心的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效如何?近日,省高院执行局晒出了“成绩单”:2017年全省法院受理执行案件707861件,同比增长23.62%;已执结案件557975件,同比增长32.53%,执行质效明显提升,基本解决执行难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7年,全省法院紧紧围绕最高人民法院提出的“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工作目标,向创新要执行力,在执行制度机制的完善、执行模式的转变、执行动力的开发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探索。

    加强制度化规范

    让“联合执行”落到实处

    2017年12月20日,灌云县打击拒执罪联动机制建设工作会议暨联席办公室揭牌仪式在县法院举行。会上,就拒执罪案件移送、委托拘留、户籍查询、车辆查扣等操作流程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县法院现场向县公安局法制大队移送10件涉嫌拒执罪案件。灌云县法院院长李勇强介绍:“建立了打击拒执罪联动机制,攻坚执行难就由法院一家独唱变成了众多单位参与的大合唱。”

    灌云县法院的做法得益于省法院大力推进的“基本解决执行难”大格局的形成。省法院执行局负责同志谈到:“执行中的‘骨头案’之所以难啃,是因为‘骨头案’常涉及公安、税务、房产、车辆、银行等众多部门,破解‘骨头案’必须有赖于各部门合心合力合拍,说到底,必须有一个顺畅高效的协作机制。这就倒逼我们要加强制度机制创新。”

    执行攻坚中的难题成为法院的课题。省法院党组向省委提交关于“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的报告。2017年2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建立对失信被执行人联合惩戒机制的实施意见》,联合实施单位达到55家,重点实施68项联动惩戒措施,涵盖30多个重点领域,并建立起社会司法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

    据了解,全省13个设区市均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召开基本解决执行难推进会议,10个设区市的党委、人大、政府下发了支持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的专门实施意见。

    众人合力好扬帆。省法院借势制定下发《关于落实“用两到三年时间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的实施方案》和《任务分解表》,将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分解为52项任务,强化工作落实,夯实工作责任。

    提升信息化建设

    让“精准执行”发力生威

    在苏州园区法院,通过视频演示看到:凌晨1点,静悄悄的园区法院大楼里,自动查控系统还在全速运转——这位“智能”的助手利用夜间系统空闲时间,对48小时内立案的执行案件开展全网信息检索,被执行人的车辆、房产、银行、购物地址等信息,在这位全天候潜行的助手眼中一览无遗。

    “真没想到抓‘老赖’也用上了云计算、大数据,还有无人机。”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沛县胡塞镇草庙村党总支部书记秦真岭实地看了法院几场执行后,感到大开眼界。

    从省法院执行指挥中心了解到,2017年省法院加强执行信息化建设,执行工作模式发生根本改变。全省三级法院均已建成执行指挥中心,并且把执行指挥中心打造成集案件管理、指挥调度、网络查控、司法拍卖、信用惩戒、执行公开等功能于一体化的数据化、信息化、实体化平台,执行实施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翻开省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大事记,2017年,通过“点对点”系统查询银行存款4271.13万次,工商登记50.09万次,公安户籍、出入境证件、车辆、实时住宿信息32.34万次,省内8家国土局不动产登记中心不动产信息87.30万次。

    近年来,省法院以网络对接方式,将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直接嵌入省公共信用信息中心、人行南京分行、省工商局、省住建厅等联动单位的工作平台,进行自动比对、自动拦截、自动锁定,自动启动对被执行人贷款、投资、担任企业高管、参加招投标等活动的限制。各地法院还通过繁华地带大屏幕、公交地铁视频、互联网等载体公布“黑名单”,形成了有效的失信惩戒威慑态势。截至2017年底,全省法院共向最高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系统推送“老赖”信息106.56万人次,累计促使近15.37万名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了义务。

      开展实战化打擂

    让“持续执行”动力强劲

    “为何全市法院案件保全率偏低?”“为什么事项委托期限办结率不高?”……这是2017年11月20日上午,省法院组织全省13个市中级法院院长执行“打擂”时的一个场景。面对省法院领导一个接一个的尖锐发问,台上的中院院长确确实实感受到了压力。

    此次省法院组织的擂台赛是全省广大法院一年来攻坚执行难的成果展示和缩影。

    2017年,省法院下发了《关于在全省基层法院开展“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竞赛活动”的通知》,执行“打擂”在全省基层法院中普遍开展,各中院也组织了本辖区各基层法院开展攻坚竞赛。竞赛内容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人民法院基本解决执行难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从规范执行、阳光执行、执行质效、执行监督和执行保障五个方面考量。

    全国人大代表吴晓蓓多次应邀参加法院组织的执行擂台赛。她说:“把解决‘执行难’作为院长工程来抓,让社会感受到了全省法院坚决打赢这场硬仗的气度与力度。同时,如此打擂‘自曝家丑’和不容虚假也为各行业提供了借鉴。”

    执行案件推广使用调查令。2017年,省法院发布《关于执行案件使用调查令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经申请执行人特别授权的代理律师可以书面向执行法院申请调查令,在人民法院调查令授权范围内,就被执行人的财产、身份等相关信息进行调查。

    执行悬赏保险制度在全省法院制定和推广。目前全省122家法院已有77家法院已经开展此业务。

    无锡中院研发“被执行人履行能力大数据分析系统”,该系统整合、协调所有开放数据和互联网数据,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通过智能学习、多维度数据支持、全流程数据服务,以“人在干、数在转、云在算”的方式,获得被执行人履行能力的精准判断,实现为被执行人履行能力“画像”,为法官执行提供多方位思路和方案。 郑卫平 朱旻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