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苏新闻 > 苏州和上海另一场特殊“高考”悄然进行 乱针绣活猫咪金砖雕上牡丹
  • 苏州和上海另一场特殊“高考”悄然进行 乱针绣活猫咪金砖雕上牡丹

    时间:2017-06-08 20:52:59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

    汽车技术项目。杭兴微 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苏绣。

    碧螺春制作。

    铜艺。

    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的65名选手应邀在苏州参赛。

    中国江苏网6月8日讯 提到高考,以前人们总习惯将其称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其实除了高考,孩子们还有很多条路可以走。所谓行行出状元,有一技之长的他们一样可以在各自的领域精彩。

    昨天是高考的第一天,而在苏州和上海,另一场特殊的“高考”也在悄然进行。6月7日至9日,来自国内外的蓝领精英们在中国国际技能大赛上进行技能大比拼,得心应手的烘焙技术、精美的西点、自主设计的机器人、流行的服装、汽车技术……他们交出的考卷同样精彩。这群年轻人年龄都低于22周岁。

    一技在手走遍天下都不愁

    行行出状元,老人们常说,要有一技傍身。而昨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就把这些技术提升到了更专业的水平。记者从江苏省人社厅获悉,此次中国国际技能大赛共有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227人参赛,其中,苏州赛区有65人参赛,选手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苏州赛区比赛期间,有30名世界技能组织官员莅临参观考察。

    此次大赛共设21个比赛项目。记者在现场看到,苏州赛区国际博览中心设6个比赛项目,具体为:汽车技术、糖艺/西点制作、烘焙、时装技术、管道与制暖、商务软件解决方案。比赛现场既紧张又井然有序。一位西点学校的选手告诉记者,自己学习这些,首先是喜欢,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在他看来,一门自己喜欢的技能又能成为职业,是非常开心的事。也有不少外国选手在赛场外合影留念,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来到中国来到江苏,尤其是参加这次技能大赛,也是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

    另外,记者获悉,“中国国际技能大赛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举办的最大规模技能类国际赛事,借鉴世界技能大赛办赛模式,参照世界技能大赛技术标准组织相关赛事活动,将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的部分正式比赛项目作为此次大赛比赛项目,旨在为今年10月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练兵;同时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办赛能力,为上海申办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助力。”

    传统的同时也是世界的

    苏州作为本次大赛的分赛区,又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主办方特别在馆内设置了技能展演区,缂丝、宋锦、苏派盆景、发绣、面塑、剧装、茶叶制作、麦秸技艺等15个具有江苏和苏州地域特点的传统技艺项目,进行了现场展演。王金山、钱小萍、王继强、姚长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前来坐镇,将传统工艺带上国际技能竞赛的舞台,让在场的中国观众和外国友人都赞叹不已。

    记者从省人社厅了解到,中国手工艺可分为11大类,其中苏州拥有全部11大类共3000余个品种。目前,苏州市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32项。

    现场有几样特别费眼睛的传统工艺,譬如苏绣,譬如核雕,譬如缂丝。苏绣展示的场地里,一位年轻姑娘绣着一幅栩栩如生的猫咪图,“绣完至少要半年时间。”费眼睛费神吗?“习惯就好了。”来来往往的人都被猫咪生动的眼神所吸引,一旁苏绣代表性非遗传承人濮凤娟介绍说,这是运用了最新的乱针绣的技法,和传统平绣不同,更加活泼,乱中有序,色彩明快。另一边的缂丝展示,操作的也是位年轻人,介绍者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缂丝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已经从事缂丝61年的王金山老先生,“缂丝和刺绣不同,刺绣有底料,缂丝没有,全都是自己先织出来,所以耗费的功夫更甚。”王老先生还曾到北京故宫博物院复制了宋代缂丝名家多幅作品。

    特色技艺展示体现江苏特色

    记者还发现,这样的传统技艺很多都是子承父业,譬如金砖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袁中平的儿子袁超,是一位只有20来岁的小伙子,但他却已经是金砖雕刻的第六代传承人了,从7—8岁时就接触金砖的他,谈起自己在砖上已经雕刻成功的牡丹花还是觉得一般般。“在这一行真正能算上大师最起码要做20年,我还只能算刚起步,只是现在做这行的人寥寥无几了。”那你为何还如此坚持?面对记者的询问,小伙子坚定地答道:“是一种责任,要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延续下去。”

    除此之外,一杯美味香醇的碧螺春茶必须经过好几个小时的不停揉捏;被大家扔掉的鸡蛋壳却成为大师手中漆画的原材料;一个小核雕可能要经过30余年的雕刻才能成型;面塑技艺中一朵花的小小花蕊也要用一根根细面条制作……在苏州特色技艺展示馆中,充分体现了江苏特色,展示了优秀的传统技能和良好的人文环境,参观者也深刻感受到我省传统技艺人才的匠心和精神。

    交汇点南京晨报记者 李晓婕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余萍 摄(除署名外)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