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苏新闻 > “孤岛”一堂课 每个人都要守好心中的“开山岛”
  • “孤岛”一堂课 每个人都要守好心中的“开山岛”

    时间:2019-08-07 08:29:11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

    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赵亚玲 摄 五星红旗飘扬在开山岛。

    中国江苏网讯 “升旗!”“敬礼!”8月6日上午8点58分,一如往日,庄严神圣的升旗仪式,为开山岛的一天拉开序幕。海浪依旧拍打着礁石、海鸥还在眼前盘旋,岛上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争相述说着“守岛人”的故事。不同的是,这场升旗仪式的观众不只有王继才、王仕花两个人。

    当天,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工程第97场活动首次登上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开山岛,向全国“时代楷模”、江苏“时代楷模”等典型人物讲述“守岛故事”、传递“守岛精神”。

    “岛就是我们的家,我替老王继续守下去”

    开山岛距离最近的海岸12海里,是黄海前线第一岛,战略意义举足轻重。1986年,年仅26岁的王继才来到开山岛,彼时,岛上怪石嶙峋、寸草不生,没有水也没有电,一盏煤油灯、一个煤炉、一台收音机,就是全部家当,“我很不习惯,就跟他说,别人不守,咱也不守。但他说,他答应了,得说话算话。”几天后,王仕花毅然辞去小学教师工作,上岛陪伴倔强的丈夫。

    “他说,没有树我们可以种,没有菜我们可以栽,把孤岛变成绿岛,后面来守岛的人就愿意留下了。”这是王继才向妻子勾勒的美好蓝图,事实上,他们也一直在朝着这个目标慢慢靠近:上岛第一年,两人种下100多棵白杨,全死了;第二年,种下50多棵槐树,还是无一存活;第三年,一斤多的苦楝树种子,只长出一棵小苗……如今,眼前郁郁葱葱、处处绿意,岛上起初的样貌已经很难想象了。沿着台阶拾级而上,两侧的苦楝树顽强生长,粉紫色的小花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这勃勃的生机正是王继才夫妇献给荒岛的一片绿意。

    再回首守岛的32年,王仕花用了四个字——天翻地覆。“以前喝的都是雨水,现在海水淡化后可以直饮了。最难的时候,儿子饿得在地上打滚,老王就去海边摸海蛎,孩子嫌腥不肯吃,我就嚼烂了喂给他,但是吃多了孩子的尿都变成了乳白色……”心疼丈夫的辛劳,又觉得亏欠孩子,王仕花几度拭泪。

    “守岛就是守家,国安才能家安。在老王心里,这里是祖国的东门,必须升起国旗。”如今,王继才走了,王仕花决定接过丈夫的班,继续守护开山岛,“承诺都在一一兑现,可惜老王不在了,但这里处处都有他的影子,过去我陪着他,以后他陪着我,我会继续让五星红旗高高飘扬,既照来路,也照归途,替老王走完他没走完的路”。

    百场讲坛登上开山岛 守岛精神诠释“爱国”

    “喊一声守岛人,让人泪流满面;看一眼王继才夫妇,让人心如刀绞。”升旗仪式后,光明日报社江苏记者站站长、高级记者郑晋鸣,作题为《王继才守岛精神的价值取向》演讲,并与观众及网友展开互动交流。讲座中,郑晋鸣结合自己的采访经历,从开山岛的重要性、王继才为什么守岛、守岛精神的价值和意义等方面,讲述守岛故事,还原酸甜苦辣,“老王心中有一盏灯,燃起的是初心的伟力。在他心中,守岛已经成为他的事业”。

    几年来,郑晋鸣先后9次上岛探望,与王继才夫妇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坚持,好人让新闻有温度,榜样令故事有灵魂。“爱国奉献的坚定信仰,让王继才在面对家与国、个人与集体、私利与公义的取舍时,坚定地选择了后者,选择为国家和人民的事业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这种精神也感染了他的家人。”在郑晋鸣看来,王继才夫妇坚守开山岛,正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一词具体且深刻的阐释。

    毋庸置疑,守岛是一件艰苦而枯燥的事情。郑晋鸣说,其实王继才和所有平凡人一样,他也害怕黑夜,害怕狂风暴雨,害怕孤独无助,放不下亲人,放不下原本热闹的生活,但再难也要守下去。

    “父母先后病重离世,王继才没能守在身边;妻子临产,条件有限,王继才当起了接生婆;女儿结婚,王继才守岛缺席;儿子从小生活在岛上性格孤僻,王继才心中有愧……但在他的心中,岛虽小却关系国家尊严。在守岛和个人生活之间、国家和小家之间,王继才选择了把自己的一生投入到保家卫国的大义之中。”

    每个人都要守好心中的“开山岛”

    2018年7月27日,年仅58岁的王继才在执勤时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去世。2018年8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对王继才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王继才同志守岛卫国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我们要大力倡导这种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学习王继才什么精神呢?郑晋鸣认为,静好岁月、海晏河清,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有一批王继才式的共产党员在前面遮风挡雨,32年如一日守边疆守海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既然享受了别人带来的静好岁月,就要承担起为别人遮风挡雨的义务。”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开山岛”,每个人都要守好心中的“开山岛”。

    “一辈子认真做好一件事,就是最有意义的。”王仕花重复着丈夫生前的口头禅,她说自己想把这句话带给更多人,“我想人们都知道,老王用32年做了一件多有意义的事。”现场,全国“时代楷模”、南京站“158”雷锋服务站党支部书记黄吉莉深有感触,“‘158’精神中就有无私奉献甘当践行者这一项,我们每天都在车站服务来往的困难旅客,很平凡但很满足。”

    黄吉莉告诉记者,王继才精神中最戳中她的,就是舍小家保大家,“他们夫妇对孩子的亏欠我感同身受,因为节假日总在加班,对孩子的成长确实存在缺失,面对孩子的抱怨,我心里很惭愧。”黄吉莉说,没有人的“守岛之路”是鲜花铺路、一帆风顺的,但她就想把这件爱干的事情坚持下去,“‘158’就是我的‘开山岛’,看似一件件再普通不过的小事,汇聚而成的正能量却是难以估量的。”

    南京晨报/爱南京见习记者 周敏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