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苏新闻 > 创业者茅侃侃自杀后,好友们为照顾其母集资办公司帮她养老
  • 创业者茅侃侃自杀后,好友们为照顾其母集资办公司帮她养老

    时间:2019-08-05 08:39:46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任国勇

    紫牛新闻曾在2018年1月25日报道过80后创业代表茅侃侃自杀一事。茅侃侃离世后,他的好友们一同筹款583万元成立公司帮助他的母亲解决养老问题,这笔资金暂时打进茅母名下。因遗产继承原因,茅侃侃生前的债务也转移给了茅母,法院根据债权人申请,将其中457万元当作债务清偿划走。对此,茅侃侃生前好友向法院提出异议。

    2019年7月31日,北京市海淀区法院成立合议庭对此案异议进行审查。茅侃侃生前的朋友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茅侃侃母亲原本生活困难且患抑郁症,得知这事后更抑郁了,大家为安慰她,又重新筹集了500万元。

    紫牛新闻记者任国勇

    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周碧莹

    实习生 池淼

    A

    遗书曝资金链断裂

    嘱咐好友照料母亲

    在多数国人对个人电脑还没有概念的上世纪90年代,茅侃侃就已拥有一台自己的386计算机。14岁时,茅侃侃开始在《大众软件》等杂志发表文章,并自行设计开发软件;18岁那年,他拿下了微软三项认证,从月薪800元的网管做起,连续换了7份工作;22岁时,茅侃侃正式走上创业道路,创办了Majoy公司并担任总裁;2014年,茅侃侃加入游戏竞技频道GTV,担任副总裁;2015年,他又与万家文化成立合资公司万家电竞,并出任CEO。媒体纷纷聚焦茅侃侃的经历,在他的创业初期,就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使得当时名不见经传的茅侃侃一夜成名。媒体将茅侃侃和李想、高燃、戴志康一道,合称为“京城IT四少”,茅侃侃一时成为风云人物。

    茅侃侃曾在自己称为“伪自传”的《像恋爱一样去工作》一书中透露,2007年,他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无法正常睡眠,常常莫名其妙地发呆,对问题的思考也常带着悲观的色彩。其实,从多次辗转的创业经历中,并非只有媒体报道的光鲜一面,还伴随着焦虑和痛苦。在茅侃侃最后一段引人关注的创业经历中,他出任万家电竞CEO,但公司被曝始终处于亏损状态,2017年11月,更有媒体报道,万家电竞资金紧张,拖欠员工薪资达200万元。2018年1月24日,茅侃侃做出了人生中的最后一个决定,他在家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令人惋惜。

    近日,茅侃侃生前好友彭宪华告诉紫牛新闻记者,茅母最近在搬家过程中发现了儿子的遗书,并披露了遗书内容。彭宪华说,遗书中的文字“情绪平和,并没有怪谁”,“只对上市公司有点微词”。由于后续资金没跟上,导致抵押房产,从遗书上看确实因资金链断裂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遗书中更多地嘱咐好友们帮忙照顾他唯一的亲人——母亲。

    B

    仗义朋友们筹资成立公司

    想帮茅母养老

    茅侃侃的突然离开,令朋友们十分震惊。

    “我们都是三四十岁的男人,因为他的离开,大家都哭得像孩子一样。”彭宪华说,茅侃侃没有留下什么遗产,更多的是一堆债务。同时他们发现,面对儿子的离世以及巨额债务,茅母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都陷入困境。茅侃侃生前好友闫磊回忆,茅侃侃的妈妈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生活没有着落。了解这样的情况后,朋友们坐不住了,决定站出来为昔日好友的母亲做点什么。

    “我们觉得如果每个人捐点钱,可能不久就会花完,于是决定出资为她成立一家公司。”彭宪华告诉紫牛新闻记者,经过讨论,大家一拍即合,在他们看来公司可经营运转,具有造血功能。于是,他们为此设定了具体的期限,有意愿的可任意出资。他们当中有出10万元的,有出20万元的,有出50万元或100万元的。最后,总计有20人为成立公司出了583万元。出资人中,不乏上市公司的老总,也有曾和茅侃侃并称“京城IT四少”的另外三人,李想、高燃和戴志康。按照设想,因为他们自己有资源,也懂经营,公司成立后不愁业务。公司顺利运转了,也能够每个月从利润中拿一两万元给茅侃侃的妈妈作为生活费。

    “大家都认为这583万元,无论放在哪一个出资人那里都有点不太合适,便决定将钱放在茅侃侃的妈妈那里。”彭宪华说:“我们就让茅侃侃堂弟茅祺带着茅侃侃的妈妈去银行开了一张新卡,我们陆续将钱打进了这张卡里,这张银行卡由茅侃侃的堂弟茅祺保管。”为尽早将事情落实,他们通过代理公司,注册了“北京因侃而聚科技有限公司”。出资的20人中,大部分是代持股东,彭宪华和闫磊担任公司股东。

    彭宪华介绍:“我们打算公司成立后,大家再陆续变更股东,从而更快地将公司注册起来。”公司的法人代表由茅侃侃的表妹陈莘担任。因考虑到她没工作,可以给她发点工资,也希望她能更好地照顾茅侃侃的母亲。

    C

    被当债务清偿资金

    457万筹款被划走

    然而,当公司注册好,去银行开完户准备验资时,他们发现之前众筹的583万元已被海淀区法院当成茅母的财产作为债务清偿资金,被划走457.5万元。

    茅侃侃生前的债务为何要用茅母名下银行卡的资金偿还呢?彭宪华向紫牛新闻记者透露,茅侃侃生前曾借过一笔450万元的民间贷款,利息比较高,且是先还利息再还本金。茅侃侃生前还了100多万元,多是利息。当时借的这笔钱以茅侃侃妈妈的房子作为抵押,但抵押前,房子已变更到茅侃侃名下。

    据了解,这笔债务因继承被转至茅母。而彭宪华告诉紫牛新闻记者,执行的申请者即债权人是此前茅侃侃将房屋抵押借贷的放贷人,目前,房产仍在茅侃侃名下,而房产证原件还在放贷人手中,茅母既无法对房产继承(继承需要公证,公证需要房产证原件),房产也没进入拍卖流程。而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刚好查到茅侃侃的唯一继承人妈妈账户里有一笔钱,于是当作清偿债务资金划走了。

    “因侃而聚”科技公司的股东之一闫磊作为案外人对此提出了异议。海淀区法院签发的一份民事传票显示,7月31日在执行局法庭进行案外人异议谈话。从事律师职业的彭宪华作为茅侃侃母亲的代理人参与其中。他告诉紫牛新闻记者,对于异议,执行法官表示,执行庭在执行时只会对资产所有人进行判定,是不是你名下,是不是你户头,至于深层次法律关系的探究,可通过诉讼来判定。这一说法和此前新京报的一段视频中执行法官所述一致。

    D

    好友们提出执行异议

    又筹了500万

    6月2日,茅侃侃生前好友闫磊、彭宪华等人又为这事聚到了一起,并且又筹集了一笔资金。彭宪华说,茅侃侃这人本身就不错,有他在大家都很开心,现在挺想他的。“为了应对该房产的拍卖解押等,我们先找了房产中介公司,想找他们垫资把该房产解押,但经过评估没有房产证原件等原因他们认为无法办理,我们后来又在这20人中筹集了500万元,想作为拍卖保证金,但与债权人多次沟通未果。为保证资金安全,这笔资金放在闫磊的卡里,不定期报告余额。457万元被法院划走后,茅侃侃的母亲更抑郁了,我们就骗她说,阿姨,钱还给我们了,你别着急了,钱都回来了,账户里都有。”彭宪华说。

    他还告诉紫牛新闻记者,茅侃侃在遗书里说,欠了哥们儿的钱,最多的欠某位好友600多万元,还有其他朋友,也欠员工的钱,觉得压力挺大,不好意思。其实,互相认识的朋友至今都没有起诉要债的,因为茅侃侃人都走了,欠的钱大家也不要了,唯一起诉的是这个不认识的债权人。

    成立北京因侃而聚科技有限公司的20位好友,当时共同建了一个微信群,他们商议建立公司为茅母养老,以及大家出资等情况,都是在微信群里进行的。彭宪华说,他们已经把这些商议的截图提供给法院证明这笔资金的用途和出处。目前,股东提出异议后,法院暂时不会把这笔钱给申请人。彭宪华说,过几天,法院会裁决,如果异议被驳回,他们将另行起诉。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