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苏新闻 > 全国首例!94岁高龄老人心脏手术成功,鼓楼医院突破国内心脏手术高龄禁区
  • 全国首例!94岁高龄老人心脏手术成功,鼓楼医院突破国内心脏手术高龄禁区

    时间:2019-08-14 14:50:28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戚在兵

    中国江苏网8月14日讯 90高龄堪称心脏手术的禁区。日前,这一医学禁区被鼓楼医院心胸外科打破,他们成功地为南京一位94高龄的老人进行了心脏换瓣等4项手术,刷新了9年前他们创下的90岁高龄的国内记录。

    耄耋老人勇敢走向手术台

    据了解,这位老爷爷姓刘,今年94岁,家住南京六合区雄州镇。10余年前,曾出现活动后胸闷气喘,一直未予重视,近段时间症状逐渐加重。老人的儿子介绍,老爷子从6月就卧床不起,上个月,突然不饮不食,说自己“没有三四天了”。孝顺的儿子立即带老人去求医。由于年龄太大,手术风险重重,担心下不了手术台,被多家医院婉言谢绝。

    经过多方打听,一家人慕名来找到了鼓楼医院心胸外科王东进主任门诊就诊,7月22日收住入院。经过详细的检查,所有人都吃了一惊: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心房颤动,双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腔静脉血栓(滤器植入术后),慢性心力衰竭(心功Ⅳ级),肺部感染,脑梗死,冠心病,老爷子一身是病。

    当医生将检查结果告诉老人及其家人时,家人坚决要求进行手术,理由很简单,“冲一把”。

    4小时刷新国内记录

    虽然2010年,鼓楼医院曾成功为一位90高龄的老人进行了心脏手术,刷新了当时的国内记录,且老人至今健康,但王东进坦言,当时的患者身体条件要远比刘爷爷好的多。这位刘爷爷已经94岁了,这么多病集于一身,能承受这个手术吗,手术能保证万无一失吗?一切都是疑问。

    在王东进教授眼里,老人就像一台“老爷车”,虽然老旧,但还能开,最好不要修,一修保不准就要散架了。王东进介绍,老人手术之所以被谢绝,一方面在于心脏手术本身风险性很高,高龄老人器官衰退严重,导致手术耐受性差。另一方面,身体组织老化,韧性差,有组织一碰可能就裂了,伤口缝合难度非常大。正因为如此,在老人去等多家医院求医时,均被婉言谢绝。经过慎重的讨论和会诊,王东进决定迎难而上。

    7月29日,老人被推进了手术室。因为刘爷爷身体的器官已经衰退,主动脉壁特别薄和脆,手术中医生只要轻微的触碰就会渗血,平时熟门熟路的手术进行得异常小心谨慎。一切就像在走钢丝绳,容不得有半点闪失。

    经过4小时的努力,手术结束,心脏成功复跳,走下手术台,医护人员个个汗湿衣衫。经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老爷子已转入普通病房,目前恢复良好。

    年龄不再是手术禁区,肌体状态更关键

    对于这台突破医学禁区、创造全国纪录的手术,王东进教授说,“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技术过硬,年龄不是问题。”

    王东进教授2001年从北京阜外医院来到南京鼓楼医院,“当年我来南京的时候,65岁以上老人,心脏病手术一律不做,如今已经接连突破了多个禁区。”王东进介绍,从当时一年只做2位65-70岁的“高龄”心脏病患者,到去年,全年2000多台心脏手术中,65岁以上的已经超过31%,其中80岁以上的33人。今年上半年,65岁以上的已经做了391例,其中80岁以上的24例。

    王东进表示,对于心脏病手术,年龄已不再是手术的禁区,肌体状态才是决定能否手术的关键指标。

    延伸阅读

    心血管病仍是全球第一位死因

    王东进介绍,近20年来,全球第一位死亡因素仍是心血管疾病,2016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达到930万,每10个死亡的人中有3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心脏疾病很多和生活习惯关系密切,比如紧张、焦虑、高盐饮食、吸烟,缺乏运动等。以主动脉夹层为例分析说,临床有70%-80%的夹层动脉瘤患者合并高血压,因此高血压控制不好是导致我国主动脉夹层等危急重症的最主要原因。一些年轻的高血压患者,因为没有明显的症状,甚至从来没有服用过降压药物。尤其是到了换季,气温骤降容易刺激血压突然升高;节庆时聚会、娱乐过度容易情绪激动、精神兴奋,也会使得血压骤升,增加夹层动脉瘤破裂的风险。加上一些人习惯久坐,导致机体组织脆弱,增加了疾病的发病率。

    通讯员 柳辉艳 王娟 记者 戚在兵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