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苏新闻 > 新华社用2000字的调查报告 介绍泰州这一战略性主导产业的10年巨变
  • 新华社用2000字的调查报告 介绍泰州这一战略性主导产业的10年巨变

    时间:2017-10-11 15:39:46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

    编者按

    今天,新华社以 《(南方片来自一线的调查报告)十年“冷板凳”坐出“热效应”——江苏泰州以医药特色增添发展成色》为题,介绍泰州医药产业的十年巨变。该调查报告约2000字,全文如下:

    新华社南京10月9日电记者杨绍功、郑生竹

    十年前,当泰州设立医药产业园区时,有人担心搞医药研发是个“冷板凳”,搞不好就“浪费了开发区这块金字招牌”。

    十年后,国内首个国家级医药高新区泰州医药高新区,已聚集45名“千人计划”专家、80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医药年产值超过千亿元,年申报新药占全国的8.9%——一个“冷板凳”被坐出了创新发展的“热效应”。

    十年磨一剑

    医药城开花结果

    “千人计划”专家、长泰药业董事长蒋志君是较早扎根药城的创业者。以前,来人多要问这位海归博士“为什么选择来泰州?”现在,人们问得更多的是“在泰州发展得怎样?”一问之变,人们对泰州医药由疑虑转而注目。

    几年前,还有人觉得医药城很“虚”,因为医药产业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有些企业来了又走。现在,800多家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投资落户,随着32家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38条生产线通过GMP认证,许多企业迈进产业化门槛,医药城已能看到开花结果。

    如果说,是大企业撑起了医药城的筋骨,那么更多小企业正让它血肉丰满。硕世生物科技七年前落户泰州,现在从30多人发展到300多人,产值破亿元并迅速翻番,牢牢占据着疾控领域的分子诊断试剂市场。

    硕世只是这里数百家医药中小企业的缩影。仅今年,投产的医疗器械类中小企业就能达到100家,药类企业拿到生产许可的30多家,中小企业迎来爆发式增长让医药城动力十足。

    “坐得住‘冷板凳’,才能厚积薄发。”泰州医药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陆春云说。

    守得住特色

    产业洼地成医药热土

    东有上海,西有南京,南有苏州,身在江北……高端医药人才和产业怎么能到泰州来,又如何留得住、发展好?

    危机感化作了营造创业环境的动力。为了留住医药人才,泰州市每年拿出1亿元专项资金支持他们创新创业。这里的3000多名医药类高层次人才、45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出可到欧美做科研、在国内高校讲学,入则带着成果来泰州产业化。

    “千人计划”专家、华威特生物制药公司总裁武华印象最深的是这里“房子、工人、审批……什么都准备好了,只需要你带团队来”,而且“对科学家厚爱三分,对企业家高看一眼,能办的都帮你办好”。

    2009年,这里成为国内首家国家级高新区。这块招牌为园区不断带来政策红利,也给高新区描定了发展底稿——做足特色与专业。

    亿康基因首席技术官陆思嘉说,从运营成本、人才供给、产业配套、区位毗邻来看,医药城的特色十分明显。

    全球20强药企5家在这里投资;全国50强生物医药企业,4家在这里;数百家国内医药行业的隐形冠军,也在这里……

    新兴医药产业集群的形成,让泰州成为医药人才创业、医药需求对接、医药投资孵化,都优先考虑的地方。

    从医药到大健康

    “冷板凳”还要坐下去

    生物制品申报量占江苏的50%、全国的8.9%;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规模突破1100亿元,连续16年领跑江苏……

    连续办了8年的中国泰州国际医博会,展览面积从往年的不足万平拓展到5万平方米,参展国家从十余个增加到20多个,还有德国、波兰企业组团来参加。

    来的朋友多了,机会也就多了。国际遗传工程与生物技术中心(ICGEB)的区域研究中心即将落户,国际化的研究团队和企业有望随之而来。

    从研发、制药到以药会友、储备数据,泰州仍在做一系列三五年难见成效的事。这些事情都围绕一个核心——“大健康”。去年发布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支持江苏泰州开展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试点。这是泰州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坐标系。

    泰州市委书记曲福田说:

    医药特色是泰州发展的重要底色,当地将加快由生物医药向“药、医、养、食、游”全产业链的大健康产业拓展。到2020年泰州大健康产业规模有望突破4000亿元。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