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苏新闻 > 【新华调查】厨余垃圾单分,仍有难题待解——实地探访苏州垃圾分类升级推动源头减量
  • 【新华调查】厨余垃圾单分,仍有难题待解——实地探访苏州垃圾分类升级推动源头减量

    时间:2017-11-24 17:29:5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陈雨薇

    20日,记者以垃圾分类监督员的身份随同“突击”检查苏州姑苏区凯旋花园小区。同行的苏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副处长何晟利索打开标有“厨余垃圾”的黑色垃圾桶,逐一把里面的袋装垃圾高高拎起,只见每袋垃圾都贴有居民门牌号和二维码。“分得挺好!”翻遍小区黑桶后,何晟下结论说。

    去年下半年,苏州从437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中,选出具备实施条件的31个小区先行先试,把有害、可回收、其它三分类模式“换挡”四分类,细分出“就近处置”一类,放置黑色厨余垃圾分类桶,探索垃圾分类新模式。

    厨余垃圾就地变废为宝

    “麻烦!”这是56岁的朱云媛单独分出厨余垃圾的初体验。“搞三分类,报纸、箱子这些可回收,本来就会收集好卖钱,平日只要把灯管、电池等放到有害垃圾箱,剩下的全部扔到‘其他’垃圾桶就行。”四分类后,朱云媛特意在厨房添置新垃圾桶,专门放瓜果皮壳和汤水,还要贴上二维码。

    让朱云媛意外的是,前几天,她接到物业电话,通知她去领取厨余垃圾分类奖励。经物业查询得知,年初至今,给家里添“麻烦”的厨余垃圾赚了1548.9个积分,她拿出1500分兑换品牌食用油和大米。

    记者从凯旋花园小区物业办公室获悉,当前小区210户居民有厨余垃圾积分,占总户数九成,去年8月至今年9月,该小区共处理26.5吨厨余垃圾。

    这些厨余垃圾如何处理?在距离凯旋花园小区几公里处,有一个有机垃圾就地处置点。戴着口罩、手套的两名工作人员正把小区送来的厨余垃圾袋逐一扫描、称重,接着把垃圾破袋简单分拣,再放入有机垃圾生化处理机。经过处理,原本污浊的厨余垃圾变废为宝成了初级肥料。

    生活垃圾源头减量近两成

    苏州是全国首批垃圾分类示范城市。上月底出台的《江苏省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办法》提出,到2020年全省设区市城市建成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覆盖率将达70%以上,要求苏州通过实施强制分类,让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

    “占半壁江山的生活垃圾如何破题,细分厨余垃圾有望成为突破口。”苏州市容市政管理局副局长汤以成说,当前苏州处置的生活垃圾,一半来自居民小区。目前苏州大部分试点小区推行的有害、可回收、其它“三分类”的模式,在有效分类的前提下,能起到一定减量效果。但前两类垃圾占比较小,“其它”才是“高产户”,且产量持续增长,给垃圾处理终端造成不小负担。厨余垃圾占比高,一旦把厨余垃圾单分出来,就近资源化处理,终端“焚烧”或“填埋”的压力会减轻。一组数据可以印证汤以成的观点:凯旋花园小区平均每天回收约70公斤厨余垃圾,垃圾减量率达19.1%;同样将厨余垃圾单独分类的吴中区莫舍社区,700多户居民每日可就地处置500公斤厨余垃圾,垃圾减量率达23.3% 。

      全面推行终端匹配需先行

    垃圾分类,最终要达到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厨余垃圾单独分类对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有推动作用,苏州是否会将这种模式在全市推行?

    “现阶段,全面推行的条件或时机还没有成熟。”何晟先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当前试点的厨余垃圾分类效果较好的几个小区,几乎都是采用财政补贴、积分奖励的办法推进。凯旋花园小区厨余垃圾对应给居民的奖励,折合成本是每公斤5毛钱,意味着在不算场地、人工、处置费的前提下,每吨厨余垃圾光奖励就要500元。而垃圾处理还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所以要全面推行厨余垃圾单独分类,财政压力会非常大。

    同时,厨余垃圾就地处置,选址是另一个难题。金阊街道工作人员何璐恒告诉记者,为了帮凯旋花园找合适放置点,街道费了很大劲,最后终于在附近商场租了一个20多平方米的仓库。

    “对厨余垃圾采取就地生化处理及利用,进入终端处理设施的垃圾品质将得到提升,对垃圾处理和环境保护都有积极意义。”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说。然而,在苏州全市寻找适合的处置地点成为眼下的一个大难题。

    本报记者 陈雨薇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