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香港新闻 > 漁港風情谷旅業 西貢轉型聚丁財
  • 漁港風情谷旅業 西貢轉型聚丁財

    时间:2017-06-07 21:30:11  来源:香港《文匯報》  作者:

      香港新聞網6月7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西貢區於回歸以來變化巨大,自將軍澳南於千禧前後大力發展後,令整個西貢區的人口由1997年的約14萬激增至目前的近44萬,將軍澳新市鎮經濟規模已自成系統,百業俱欣欣向榮。另一方面,由於西貢區大部分地方均未開發,維持原來的自然郊野狀態,多年前已被譽為“香港後花園”,如今西貢市仍保持海畔古城漁港風情,當中的百年天后古廟、海鮮街、由1.4億年前火山岩形成的世界級地質公園等,每逢節假日均吸引大量遊客,旅遊服務業成為經濟主體。西貢區議員李家良希望政府加強對西貢古城的保育,擴展交通配套設施,令西貢市這顆明珠更加美麗。

      西貢位於新界東部,面積12,680公頃,包括東面水域內逾七十個島嶼,傳統的市鎮中心為西貢市。西貢市大約在明朝初期逐漸形成,當時不少東南亞、南亞、中東沿海、東非等國家的船舶在西貢港停泊,向明朝朝貢或與之貿易,因此漸漸得名“西貢”,有“西方來貢”的意思。

      原居民區外謀生 機場遷外人減

      李家良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回歸前西貢市主要是個漁港,本地居民以水上人家為主,不少西方人喜愛那裡的清新空氣和海天美景而定居,“不少航空公司的外籍機師、空姐也喜歡在這裡居住,令西貢的建築、餐飲業等具濃郁西方色彩。”

      他指出,回歸以後不少外籍人士搬走,加上啟德機場搬遷,機師、空姐紛紛搬離西貢,西貢市人口由華洋雜處變為以漁民為主。

      另外,由於近海漁獲減少,大批漁民轉型上岸,西貢又無法提供那麼多工作機會,不少西貢人要搬去市區謀生,西貢人口一度持續下降。

      “沙士”現轉機 行山吹海風盛行

      想不到,轉機卻出現於2003年“沙士”。李家良表示,出於對“沙士”的恐慌,市民更注重清新空氣的健康生活,去西貢行山、吹海風、吃海鮮蔚然成風。出於對空氣流通以防疫的要求,政府特批西貢食肆可露天經營,於是西式露天食店再次遍佈西貢,歐式風情復興,深得遊客們喜愛,“西貢居民也喜歡在露天茶座小坐,小城人少彼此熟識,人情味濃郁。”

      橋咀島世界地質公園與個人遊旅客令西貢市復興。李家良指出,地質公園在回歸前已成立,回歸後經國家專家考察,確認是1.4億年前形成的珍貴火山岩島,於是申報為國家級地質公園,後來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立為世界地質公園,吸引了大量中外遊客到來。

      特色旅遊帶旺 交通配套未足

      他續說,個人遊政策實施後,大量內地客令西貢確立了旅遊業為主的經濟體系,本地居民為遊客提供具本地色彩的餐飲、渡海等服務,西貢區議會亦因勢利導,促成政府擴建碼頭,最近並利用區議會“億元工程”擴建橋咀島碼頭,以滿足遊客往來便利,“西貢海鮮酒家亦愈開愈多,工作機會增加,不少西貢原居民搬回西貢,同時亦漸漸吸引不少外籍人士來這裡定居,西貢華洋雜處的傳統得以保持。”

      李家良認為,西貢與將軍澳互有側重的發展模式十分可喜,遺憾的是交通配套設施不足。每逢節假日,西貢市便會大塞車,一些被劃歸為郊野公園的村落至今未能貫通公路,限制了西貢旅遊業的進一步發展。

      他呼籲新一屆特區政府重視保育西貢市的獨特文化傳承,加強道路建設、劃定巴士專線,讓西貢更加宜居。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