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香港新闻 > 急症室加價難治本 分流病人需多管齊下
  • 急症室加價難治本 分流病人需多管齊下

    时间:2017-06-19 20:36:40  来源:香港《文匯報》  作者:

      香港新聞網6月19日電 香港《文匯報》19日發表題為“急症室加價難治本 分流病人需多管齊下”的文章,全文如下:

      公立醫院多項服務昨日起加價,其中急症室收費由原價100元加至180元。急症室等公營醫療服務加價,主要目的是希望分流病人,紓緩公營醫療的壓力,但效果如何尚待觀察,長遠看只怕治標多於治本。當局需要多管齊下,包括提供稅務優惠或補貼等誘因,加快落實自願醫保計劃,吸引更多有經濟能力人士轉為使用私營醫療系統,並適度開放外地醫護人員來港執業,緩解人手不足之患,從而改善本港公私醫療服務失衡的問題,真正扭轉公營醫療系統不勝負荷、市民受苦的困境。

      面對急症室人滿為患,甚至有遭濫用之虞,急症室加價被視為降低市民對急症醫療需求、分流部分病人至私營醫療系統的手段。但根據以住經驗,急症室加價短期可能抑制需求,長遠而言,市民對公營醫療的依賴仍難以改變。

      資料顯示,公營急症室收費自2002年底加至100元後,2003年求診人次迅速由加價前的238萬下跌23.2%,降到約183萬。但2004年開始,求診人次逐漸回升,2004/2005年度已回升到200萬人次以上,並漸漸上升和維持在220萬人次的水平。2015/2016年急症室總求診人次約224萬,與2002年加價前的水平只有6%的差距。由此可見,急症室加價短期內或有一時效果,但由於公營醫療服務的收費始終遠低於私營,目前私營診所收費最起碼要300元左右,當市民習慣急症室的新收費後,需求很大機會逐漸回升。

      隨本港人口增加及人口老化加速,普羅市民對公營醫療服務的需求有增無減,急症服務的壓力亦與日俱增,而公營醫療系統承擔照顧市民的社會責任,不可能大幅加價。因此,要分流病人、減輕急症室及公營醫療系統的壓力,必須加強公私醫療合作,以多種途徑提升病人分流成效。

      例如,醫管局推行的“普通科門診公私營協作計劃”,參加計劃的病人可從實行計劃的16區中,自選1名參加計劃的私家醫生作為家庭醫生,每名病人每年可獲最多10次資助診症,只需繳付普通科門診收費。計劃為病人提供更多、更方便的基層醫療服務,建立持續的醫生與病人關係,又紓緩對公立醫療服務的需求,一舉兩得,值得當局加大力度、投放資源宣傳推廣;對於收入較高的中產人士,政府可參考國外的經驗,以稅務優惠或津貼作為誘因,吸引其轉為使用私營醫療服務;政府還應加快落實自願醫保計劃,積極與私營醫療機構、保險界協商,制訂保費合理、可持續的醫保計劃,多管齊下改善公私醫療服務失衡問題,產生實際分流的效果,減輕公營醫療系統的壓力。

      要保障本港醫療服務的質素,醫護人力資源是關鍵,偏偏本港醫療服務供應最大的局限,正是醫護人手不足。政府日前公佈檢視醫療人手的報告顯示,本港醫護人手短缺的情況持續。單靠本港自己培養、返聘退休醫護人員,亦解決不了人手不足的難題。在做好監管、保證質素的前提下,政府應考慮放寬外地醫生來港執業的限制,避免市民承受醫療人手不足、醫護服務質素下降之苦。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