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香港新闻 > 梁振英:配合國家戰略揚港所長
  • 梁振英:配合國家戰略揚港所長

    时间:2017-06-22 20:22:20  来源:香港《大公報》  作者:

      香港新聞網6月22日電 再過幾天,便將迎來香港回歸20周年紀念日。近日,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特首梁振英在禮賓府接受了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記者專訪。談及過去五年的施政,梁振英坦誠自信,娓娓道來。梁振英參與了香港基本法的咨詢和起草工作,也見證了“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歷程。五年的特首任期將滿,他對香港擁有“一國之利,兩制之便”有著更為深刻的理解和認識,梁振英說“我對香港的未來充滿信心和期待。”

      香港《大公報》報道,梁振英說,香港發展水平相對來說比較高,但是畢竟還是一個規模比較小的城市,人均經濟發展水平比較高,但是經濟總量還是受制於城市的規模。所以國家“十三五”規劃、“一帶一路”倡議和大灣區建設等大的機遇,香港必須抓一些重點,看在哪些方面可以配合國家大的規劃,同時為香港的社會發展經濟發展提供動力。

      航運中心不局限碼頭業務

      舉例而言,香港是一個航運中心,集裝箱每年吞吐量也不少。但是香港的發展不必僅限於碼頭業務,而更應該做一些航運服務。梁振英拿倫敦來作對比說,倫敦是英國航運中心,但是倫敦并沒有大的貨運碼頭,倫敦主要做保險融資,還有法律服務,所有這些工作是跟船有關的,然而是坐在辦公室裡面做的,人均產值比香港這個航運中心的人均產值要高很多,而香港亦有這方面的條件。

      梁振英說,“香港在‘十三五’規劃中作為航運中心,我覺得不僅是貨櫃碼頭的業務,航運這兩個字也不僅是海運,還包括空運。”

      為“大灣區”提供金融服務

      在談及香港未來在“大灣區”建設中扮演的角色和設想時,梁振英說,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大灣區規劃”以後,他在今年4月19日到21日率團考察了“大灣區”的6座城市。據了解,目前“大灣區”重大基建項目上已經取得突破,港珠澳大橋通車後,香港到珠江西岸的行車時間會大大縮短。

      他進一步介紹說,隨著深中通道(預計2023年建成)和虎門二橋未來建成,“大灣區”將形成包括現有的虎門大橋在內的四條大通道。再加上深港之間第七個口岸蓮塘香園圍明年完成,加上廣深港高鐵明年年底通車,“大灣區”融合一體化將成為現實。

      對於正在編制的《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規劃》,梁振英認為應把大灣區11個城市的不同功能和作用納入考量,每個城市將來的發展都要考慮到它的功能和作用。

      梁振英表示,香港在金融服務、貿易服務和航運服務三方面優勢明顯,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應把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建設有機結合,把港企和大灣區企業攜手“走出去”作為落腳點。同時,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中的發展重點將是金融服務。

      八字囑咐點睛是“長”字

      梁振英說,國家領導人囑咐我們,香港在謀劃未來發展的時候,必須要考慮到“國家所需,香港所長”。這八個字很精辟,畫龍點睛的是最後一個“長”字。“不是香港所有,是香港所長。”梁振英說,那麼我們的所長是什麼?是國際關系、國際聯系。

      通常說香港是經濟中心和貿易中心,很少說是科研中心,但是在某些方面我們可以在外面找關系。梁振英介紹,過去幾年香港找了瑞典卡洛琳醫學院,該學院是具有200年歷史的瑞典老牌醫學院,每年評審頒發諾貝爾醫學獎,他們准備了一段時間後於去年7月份入駐香港。

      “他們是在200年歷史裡面第一次出國,是香港的‘一國之利,兩制之便’把他們吸引過來了。”梁振英指出。

      梁振英說,“資金也好,商品也好,科研技術也好,我們有這個力量就貢獻給國家,我們沒有這個力量就到外面去找,國際聯系是香港所長。”

      冀港於絲路基金有更大作為

      談及香港在國家“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具體角色,梁振英說,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香港應該成為“超級聯系人”,讓國內外資金通過香港這樣的管道平台雙向流動。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梁振英希望香港能在“一帶一路”絲路基金的使用中擔當重要角色。

      鼓勵更多年輕人走出去

      梁振英表示,“一帶一路”是一項國際合作倡議,香港是中國最國際化的城市,可以在經貿領域、民間交往方面做些工作,為“民心相通”貢獻力量。

      他介紹說,香港配合國家倡議和發展戰略,“一帶一路”工作其實已經有基礎。香港人熟悉的“一帶一路”沿綫國家,早已有港人在當地發展事業,并且進展不錯。他舉例說,去年訪問印度,在孟買參觀一個項目時,遇到一位年輕的香港設計師,設計了一個高規格大型寫字樓項目,業務還拓展到非洲。

      “下一步,政府會把相關的信息向社會廣為發布,鼓勵更多香港年輕人走出去,好好把握‘一帶一路’帶來的發展機遇。”

      回顧五年施政自覺落實不錯

      對於過去五年的施政,梁振英自己評價說,五年前競選特首的時候,他向社會發布過一個比較詳細完整的政綱,那不僅是競選的政綱,也是執政的政綱。“我選上了,就按照這個政綱來執政。這個政綱就變成了每一年的施政報告,也就是把政綱裡面的承諾,一個一個放在施政報告裡面。”梁振英說,今年准備做一個五年的施政匯報,向全社會做一個交代。

      梁振英說,特區政府施政的四個重點,一是貧窮及福利問題,目前扶貧及其他福利開支比五年前增加了71%。二是房屋。三是老年社會。四是環保。

      “當年政綱內容,基本上我們都已經落實了。”梁振英坦承,有一些未來還要繼續跟進,比如說香港退休保障問題該怎麼解決。

      回顧過去的五年工作,他認為,在特區政府的整個團隊及香港的廣大公務員隊伍支持配合下,政綱落實情況相當不錯。

      對香港未來充滿信心

      他坦承,沒有完成的工作也有不少,香港制度有他的優點,也有短板。一些舉措是受到其他力量制衡的,并不是所有事情由行政機關政府說了算。有一些比較大的重要計劃,一拖就是一兩年時間。“但是堅持下去,這五年就讓數字說話,這樣談得就比較科學一點。”梁振英說,比如香港現在在建的房子,由於增加土地供應,現在在建的房子一共是96000套,比五年前增加了45%,是非常可觀的增加。

      梁振英表示,香港的特殊在於“一國兩制”,高度自治。除了少數全國性法律在香港實施之外,香港自己可以立法,有自己的金融體系。發行貨幣,調控貨幣供應量、利率也是很重要的工作。

      梁振英說,“工作難,但是迎難而上,工作還是可以做好的。”他表示對香港未來充滿信心,因為國家發展勢頭非常好。

      他舉例說,“以‘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為例,大家都可以看見我們國家在國際社會的影響力。”梁振英同時指出,“香港作為國家的一部分,有一國的優勢,同時有兩制的優勢。我們要根據基本法的要求把香港社會管理好發展好。”

      “我這個人大概不會閑下來”

      采訪時間是下午四點多,梁振英快步走進會客室,他剛結束上一場公務活動,比預定時間晚了一刻鐘。握手,寒暄,陽光從敞亮的窗戶透進來,他兩鬢的白發愈發醒目,自信爽朗的笑容裡隱有一絲疲倦。

      面對記者的問題,他不吝言辭,還會詳細列舉一些生動的案例。在他的座位旁邊,事先特意擺放了大灣區規劃建設圖。

      談到大灣區建設時,他站起身,指著圖紙,為記者詳解大灣區建設進度,乃至指清楚局部工程的具體位置。他形容,內地改革開放是香港發展的一支翅膀,粵港澳大灣區興建是另一支翅膀。

      即將結束五年特首任期,問他感覺工作難不難,他先是淡淡一笑,即而語氣堅定地說,“工作難,但迎難而上,工作還是能够做好的。”

      今年3月13日,梁振英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上當選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當記者問及擔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一職的工作打算,梁振英笑著說,之前曾擔任兩屆全國政協常委,很高興能回到政協大家庭,作為全國政協副主席的工作目前還沒有具體計劃。

      他透露,很多工友建議他,可以把各級政協委員團結好,把團結的工作做好,一起為國家做好貢獻。也有朋友建議他,在大灣區建設和“一帶一路”發展方面繼續發揮作用。梁振英說,對於這些工作建議還沒有作出決定,將來如果要做的話,前提是不能幹預新一屆港府,只做一個配合。

      他最後說,“我這個人大概不會閑下來,能够為香港為國家作好貢獻的(工作),我都可以考慮。”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