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生活消费 > 明年起停止“靠档计息”
  • 明年起停止“靠档计息”

    时间:2020-12-23 15:53:00  来源:中国消费网  作者:聂国春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聂国春) 曾经备受储户青睐的“靠档计息”存款产品将要和大家说再见了。近日,工、农、中、建、交、邮储六大国有银行相继发布公告称,自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可“靠档计息”的个人大额存单、定期存款等产品,计息方式由“靠档计息”调整为按活期存款挂牌利率计息。

    不仅是上述六家国有商业银行,招行、光大、广发、兴业和华夏等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已于12月16日发出了类似通知。

    “靠档计息”规则面临调整

    一般来说,定期存款采用的计息方式是到期一次性付息,如果有储户在定期未到期时想要提前支取,则计息方式会直接按活期计算,所以提前支取会损失掉很大一部分利息收入。

    为了吸引储户,部分银行创新推出了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的计息规则。也就是说,如果储户提前支取定期存款,银行会根据客户实际存入时间,以靠近的定存档计算定期利息,剩余的按活期计息。

    显然,“靠档计息”产品的最大特点在于以活期存款的便利和定期存款的收益兼得为卖点,储户不仅可以提前支取,还不用为提前支取的利息损失买单,从而获得不错的利息水平。

    正因为如此,“靠档计息”存款产品备受储户欢迎,其也成为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的揽储“利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靠档计息”定期存款一般包含两类:一类是大额存单,2019年底之前,很多银行发行的大额存单允许靠档计息;另一种是智能存款,产品存款期限通常为五年,存款期限越长、利率越高。

    不过,这类产品的计息规则明年将不复存在。12月14日,工农中建交邮储六大国有行同步在各自官网上发布了以“关于调整部分人民币定期存款产品服务内容”为主题的公告。公告指出,根据央行关于存款利率和计结息管理的有关规定,自2021年1月1日起,对于“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的存款类产品,调整提前支取时适用的计息规则。“如您在调整日(含)后提前支取,将按照支取日我行人民币活期存款挂牌利率计息;如在调整日(不含)前提前支取,仍按照原方式计息;如不提前支取,利息不受影响”。

    随后,招行、光大等股份制银行也于12月16日发布同样的公告。而在此之前,廊坊银行等中小银行也改变了相关产品的计息规则。

    违反提前支取计息规定

    “靠档计息”有利于储户,为何银行此番同步调整计息方式呢?在麻袋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诗强看来,最直接的原因在于“靠档计息”产品的计息方式违反了《储蓄管理条例》中“提前支取按活期计息”的相关规定。

    今年3月,人民银行下发《关于加强存款利率管理的通知》,要求严格执行存款利率和计结息管理有关规定,按规定要求整改定期存款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等不规范存款“创新”产品。

    此前,央行组织利率自律机制发出自律倡议,约定各银行立即停止新办并逐步压降存量不规范的存款创新产品,同时将各金融机构压降计划的执行情况纳入合格审慎评估考核。从政策传达之日起到2020年底为过渡期,过渡期结束后,该类产品余额为零。

    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这类存款具有可以随时支取的特点,稳定性不高,很可能引发流动性风险。从去年年中开始,监管部门就已经对其提出了“避免增量、压缩存量”的要求。

    在曾刚看来,叫停“靠档计息”定存产品是监管部门对高息揽储存款竞争行为的规范,一方面可以提高银行负债端的稳定性,另一方面有助于进一步降低银行负债端的成本,对银行业的稳健运行以及降低实体经济成本,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监管层多次出手规范后,各大商业银行“靠档计息”类存款产品逐步退出市场。记者12月18日在各大互联网金融平台查询,发现已找不到“靠档计息”存款产品。

    银行告知义务有待加强

    “靠档计息”产品虽已难觅,但存量产品却受到较大的影响。记者注意到,“靠档计息”产品以大额存单最为典型。此外,交行的“超享存”和“智慧定期”等定存产品,以及工行的“节节高”“拥军宝”等定存产品,有部分是“靠档计息”。

    以一张2019年1月1日购买的30万元、利率为5%的5年期大额存单为例,如果储户在2021年1月1日提前支取,按照原来的计息方法,将按照2.25%的两年期年利率计息,获得13500元的利息收入。如果按新规则0.3%的活期利率算,利息只有2000元不到。两者之间的利息收入相差1万余元。

    “如果大额存单还未到期,明年又有提前支取计划,建议今年12月31日前取出,还可以享受一段靠档计息利率。”建行北京北苑路支行大堂经理对记者表示,如果到2021年1月1日后再提前支取的话,前两年也白存了,都按活期算。

    记者走访北京部分银行网点发现,虽然银行网站发布了相关公告,但银行网点工作人员并没有主动告知这项规定,除非储户有存款的需求。而多位储户也对记者表示不知道有这个规定。而且,银行发布公告的时间是在12月中旬,离2021年1月1日“一刀切”的时间只有不到20天。

    信用卡行业观察人士指出,目前信用卡领域的45天提前告知义务履行得比较出色,银行此次不到20天的公告时限,与之相去甚远。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与大中型银行普遍“一刀切”的做法不同,一些小银行的处理方法显得更加人性化。上海华瑞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行会在2020年12月21日主动按照购买时约定的利率为客户结息一次。12月21日之前发生的提前支取仍按照“靠档计息”规则执行。此后,若客户发生提前支取,则按照活期利率执行。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