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生活消费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劳动创造幸福|标准打造“羊倌”的美好生活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劳动创造幸福|标准打造“羊倌”的美好生活

    时间:2021-08-16 17:19:00  来源:中国消费网  作者:徐文智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徐文智)“羊倌”王会军与羊羔亲密接触的样子,着实让人忍俊不禁。举着一盆颗粒料,走到羊栏前,咩的一声,十几只羊羔齐刷刷聚集在王会军面前,前蹄踏在铁围栏上,长颈伸到饲料盆里,欢快地争食着。此刻,阳光从屋顶采光板洒进羊羔舍,照在身穿蓝色工服的王会军喜悦的笑脸上,还有身边柔软雪白的可爱羊羔上。

    “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野果香山花俏,狗儿跳羊儿跑;举起鞭儿轻轻摇,小曲满山飘。”穿过陇山东坡逶迤的林间小道,看着车窗外犹如《牧羊曲》中描绘的秀美景色,8月13日上午,《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走进陕西省宝鸡市陇县城关镇北关村王会军的奶山羊养殖场崭新的羊羔舍,目睹了“羊倌”与奶山羊其乐融融的温馨一幕。

    3年多来,奶山羊给王会军一家带来了劳动的快乐,随着奶山羊养殖技术的不断提升,也让全家开始憧憬富裕后的美好生活。2018年以前,王会军是村里的山羊散养户,靠出售肉羊,1年收入8000多元。“过去,每天上午赶着20多只羊到北坡山放牧,下午疲惫地吆喝着羊下山,晚上把羊圈在阴暗的土窑里。遇到雨天,羊饿了,还要赶羊到山上吃草,身心疲倦,也没挣上多少钱。”王会军说。

    2018年,在当地政府惠农政策扶持下,个人投资9万元,政府补助18万元,王会军建起了规模化奶山羊养殖场。“现在奶山羊存栏数量130多只,泌乳羊60多只,一天产奶量150公斤左右,鲜奶收购价每公斤7元,政府补助每公斤1元,一天收入1200多元。鲜奶、公羔羊、羊粪这3项的收入,1年下来可以有20多万元纯收入。”聆听“羊倌”的致富经,记者欣喜不已。

    新式羊羔舍。徐文智/摄

    明亮的采光板、宽阔的窗户、干净的羊床和饲喂道。新式羊羔舍。徐文智/摄

    “羊倌”王会军正在给羊羔喂食。 徐文智/摄

    脱贫温饱易,稳定致富难。8月13日,记者见到了簇新敞亮的升级版羊羔舍。2020年,依照陇县制定的新奶山羊养殖技术规范,王会军投资9万元建立了一所羊羔舍。“老式羊舍,羊羔随母哺乳,成群羊羔挤在一起,有的能吃饱有的饿肚子,营养不均衡;新式羊羔舍,分群喂养,20个羊羔在一个小格子中生活,采取定食定温定量原则,羊羔存活率大幅提高,从原先的不到80%提高到95%左右。一只2个月的公羊羔可以卖700元左右,7个月大小的母羊羔价格在2000元上下。这笔账算下来,就知道新式羊羔舍的推行为农户带来了多大的收入增长。”陇县畜牧工作站站长边会龙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说。

    回忆过去老式羊舍的养殖场景,跟奶山羊打了十几年交道的边会龙唏嘘不已。2012年,作为国内奶山羊养殖最佳优生区之一的关中陇县,当时全县羊羔成活率不到50%,“羊羔成活率搞不起来,一切都是零。”暗下决心的边会龙开始了艰苦的技术探索。2015年,陇县奶山羊规范化养殖技术体系逐渐完善。“农业技术只有先在养殖户中间试验推广,有了一定成效后,才能吸引众多的养殖户主动采用,再经过打磨规范成为地方标准,才能发挥惠农富农的技术引领效用。”边会龙对记者说。

    8月12日下午,淅淅沥沥的山雨,将陇山浅山地带的绿树青草,洗刷的明亮翠绿。《中国消费者报》记者在温水镇田家河村新农源奶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见到了47岁的“羊倌”安新会。

    “羊倌”安新会开办的陇县新农源奶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徐文智/摄

    “我是县里第一家采用新技术规范进行舍饲羔羊养殖的专业户。羊羔舍就像婴儿的‘育婴室’,大大提高了羊羔成活率,并且节省了大量劳动力。过去在老式羊舍里,给60只羊羔喂奶,2人需要忙活1小时;在‘育婴室’里,喂养130多只羊羔,2人半个小时就可以搞定。”安新会说。

    在一把卷尺的丈量下,羊羔舍暗藏的“标准”奥秘,豁然开朗。2米宽的洁净饲喂道两侧,是1.2米高的封闭护栏围起来的羊羔生活区,小羊羔刚好无法跃出栏杆;生活区地面是铺着竹木条的羊床,羊床下是漏下的羊粪;两侧墙壁开着多个宽阔的通风窗,腥膻味随风飘出;3米高的屋顶每隔1米就是一面透明采光板,冬季可以补光采暖。整个羊羔舍高阔,明亮,洁净。

    饲喂道地面与护栏之间是有一定倾斜角度的羊槽,槽沿高度不超过20厘米,槽面宽度不超过30厘米,刚好与羊头和羊脖长度相仿;羊前腿长度与前胸宽度分别不超过40厘米和20厘米,羊羔生活区羊床到护栏沿的高度和护栏杆间的宽度,刚好不高于40厘米和不大于30厘米。整个羊羔舍的设计,处处体现着标准。

    标准羊羔舍的尝试,让安新会一家过上了稳定富足的小康生活。他告诉记者,明年自己投资的45万元成本就可以完全收回。如今,安新会的养殖场已成为远近闻名的奶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前来学习观摩的养殖户纷至沓来。“这里已经成为传播新技术规范的平台,孕育‘羊倌’美好生活的策源地。”边会龙说。

    2019年11月,历经5年探索与完善的陇县奶山羊养殖技术规范《奶山羊舍饲养殖羔羊培育技术规范》《奶山羊机械挤奶操作技术规范》,经过陇县市场监管局和宝鸡市市场监管局的科学评估与复核,上报到陕西省市场监管局申请市级地方标准。

    2020年9月17日,陕西省市场监管局批复。2020年9月24日,宝鸡市市场监管局下达立项文件,将奶山羊两标准项目列入2020 年宝鸡市地方标准制订计划。2020年10月,陇县畜牧工作站着手起草标准、征求意见、宝鸡市市场监管局组织专家评审。2021年5月27日对外发布。2021年6月27日,这两项惠农富农的农业地方标准正式实施。

    陇县市场监管局局长周玮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5年来,《奶山羊舍饲养殖羔羊培育技术规范》已经在陇县178个奶山羊养殖场中得到推广应用,极大提高了奶山羊舍饲养殖羔羊成活率,年新增羔羊8.4万只;在全县奶山羊机械化挤奶站推广应用《奶山羊机械挤奶操作技术规程》,全县奶山羊年只均产奶量达800公斤,仅鲜奶1项养殖场农户收入就达1亿元以上。

    今年以来,宝鸡市市场监管局不遗余力地推动农业农村标准化工作,助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将牵头相关职能部门,把农业标准带到农田、惠及农民,构建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乡村格局,为打造具有时代特征的乡村振兴样本,提供‘宝鸡标准经验’。”宝鸡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张积勤说。

    初秋的陇东山区,葱茏蓊郁,难觅肃杀之气。告别之际,边会龙站长描述的“羊倌”美好生活画面在记者脑海中始终萦绕:咩咩叫的壮硕成年奶山羊蹄子搭在围栏上,体白耳红的可爱小羔羊卷缩在厚厚的羊床草垫上,在红色取暖灯的照耀下,静静地躺卧着。推开紧闭的窗户,山外亦是大雪纷飞……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