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生活消费 > 抚远市乌苏镇抓吉赫哲族村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产业
  • 抚远市乌苏镇抓吉赫哲族村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产业

    时间:2021-11-17 16:54:00  来源:中国消费网  作者:何志成 贾珺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何志成 记者贾珺)黑龙江省抚远市乌苏镇抓吉赫哲族村,是六少民族赫哲族村,也是边境村、老区村,70%都是以捕捞业为生的渔民,随着捕捞资源逐步枯竭,贫困程度较深。为彻底消除贫困,近年来,抚远市乌苏镇抓吉村采取党支部与产业融合形式,确定了“依托产业发展,实现精准脱贫”的工作思路,将“网红桥”、民俗展馆、边民服务中心、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等景点链接成片,取得了抓吉村渔民顺利转产并从根本上消除贫困的成绩。

    乌苏镇抓吉赫哲族村位于祖国最东部,是全国最东的行政村,素有“华夏东极”之美誉。位于黑龙江省最东角,地处黑龙江、乌苏里江两河交汇地带,与俄罗斯的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市隔江相望。紧临世界闻名的黑瞎子岛、太阳广场、东方第一哨和国家级三江自然保护区,是最早把太阳迎进祖国的地方,也是极地旅游游客“东极点”打卡地,是东极点到北极点必经之路。

    渔民转产是从根本上消除贫困的关键。乌苏镇党委按照因村施策的方式,积极引导赫哲族群众通过开办旅馆、制作鱼皮制品、炒鱼毛等方式拓宽增收途径。该镇渔民宫福云家常年依靠捕鱼为生,人均收入较低,但在转产制作鱼皮制品后,仅今年“十一”期间的收入就达到6000余元。在开展脱贫攻坚战后,像宫福云这样依靠销售鱼皮制品致富的人员在乌苏镇较为普遍。

    为扶持抓吉村渔民转产,镇党委支持抓吉赫哲族村成立鱼皮技艺专业合作社,并扶持合作社购置土地11.5公顷,支持抓吉村成立民族舞蹈队2支,培育歌舞演绎人员20余人,鱼皮画工艺培训100余人次,贫困户通过入社入股的方式实现人均增收1000余元。

    今年乌苏里江发生50年一遇洪水灾害,黑瞎子岛景区被迫关闭1个月。为有效遏制洪灾对旅游产业影响,乌苏镇党委及时研究制定“一免两折”促进旅游政策,即乌苏镇景区内景点免门票、宾馆八折起、餐馆九折起,在减免政策支持下,游客不减反增,提供了就业岗位160余个,产生经济效益达600余万元。

    在抚远市“乌苏里船歌风光带”框架下,抓吉赫哲族村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建成建筑面积6240平方米的赫哲民族风情村,现有吉荣苑住宅楼6栋,赫哲民宿29栋58户,商服12栋,小别墅式宾馆酒店7栋,赫哲民俗展示馆1座,便民综合服务站(游客服务中心)1座。途远驿站民宿星空房21栋。莫日根广场建设面积为3000平方米,建造赫哲族标志性大型雕塑2处,还原体现赫哲人日常生活场景5处。赫哲族风情园建设面积2200平方米,雕塑30个,彩虹门1个。另外,还有游乐设施彩虹桥、徒手抓鱼池及荷花池公园、公厕、停车场、村民广场、篮球场、健身场、室外LED显示屏等附属设施。全村实现集中供热、供排水,绿化亮化硬化美化工程完善。栽植树种有杏树、李子、云杉、金叶菊、白桦树等树种4000余株,村庄生机盎然,绿树环绕,植被茂盛。现有水泥和柏油路面17条,共12.5公里,村内主路路宽6米,辅路宽3.5米,村内路边沟15000延长米。村路配套安装太阳能路灯60盏,夜间村庄亮化美化。拥有日供水2000吨净水厂一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400吨。供热厂一座,冬季可供热面积5万平方米。为提升赫哲族村旅游服务保障水平,村民民宿装修风格统一以赫哲族特色文化为背景,体现赫哲风情,让游客感受赫哲文化。赫哲族村现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5人(伊玛堪说唱1人、全鱼宴制作1人、鱼皮画制作1人、天鹅舞传承人1人、大马哈捕捞传承人1人)。现年接待游客10万余人,每年的增长率都在10%以上 。

    随着抚远市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抓吉赫哲族村从位置偏远的边境鱼村蜕变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村。如今,这里交通便利,抓乌公路、建黑高速横贯东西,距东极机场约30公里,距火车站约36公里,距抚远市40公里。全村幅员面积5360亩,草场、泡沼面积5000亩。抓吉赫哲族村先后荣获“全国生态文明村”“全国旅游重点乡村”“中国赫哲族民间文化传承基地”“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黑龙江省百强示范党支部” “黑龙江省乡村旅游示范点”“黑龙江省旅游度假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五星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荣誉称号。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