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金融理财 > 张盈华:职业年金实账运营需加大财政转移支付
  • 张盈华:职业年金实账运营需加大财政转移支付

    时间:2016-12-24 17:22:25  来源:  作者:

    和讯保险消息 2016年12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论坛暨《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6》发布式在京召开。本届会议以“年金制度深化改革与道路抉择”为主题,邀请部委领导、金融机构、学术单位多位专家发言,同时发布《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6》。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执行研究员张盈华出席并讲话。

    张盈华:应当把做实单位缴费工作放到当前解决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执行研究员张盈华演讲实录:

    谢谢周总,谢谢主持人,大家下午好!

    我汇报的这部分,实际是很简单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应当实帐运营,只不过我们用数算了算,讲一下这个简单的道理。

    2015年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同步建立了职业年金制度,这个制度一改过去由退休工资和生活补贴组成的财政供养退休制度,建立了由基本养老保险与第二支柱组成的,与企业一致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了马凯副总理曾经说的机关和事业改革同步,年金和基本险改革同时建立的目标。但是在制度设计中留了一个活口,就是全额供款单位的企业年金单位缴费采取记账部分,因此这个帐户特点就是虚实结合的特征。

    为什么采取这样一个制度设计呢?其实这个制度设计客观的讲有一定的现实性,我们看一下从全国数据来看,如果把在职的三千四五百万全额供款的机关事业单位人的职业年金单位缴费算在内的话,财政负担会占到当期财政收入比例是3.8,这个比例要比我们改革之前和之前采取的记账方式高了一个百分点,这一个百分点对于很多财力较弱的地区来说是非常大的负担。为了实现五个同步里面的一个,叫“全国范围同步实施改革”的目标,似乎采取这样的记账方式是有它的现实意义的。

    但是我们知道从长期来看记账是不划算的。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测算,有20年渐进式延退的过渡期,我们可以看到减轻财政负担的方式最多只有30年,30年之后就完全没有这样的制度优势了。我们知道记账随着累计的年限越来越长,规模越来越大,到那个时候一次性负担是非常大的。另外我们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如果实帐运营的投资收益看作是记账这样一个方案的机会成本的话,那么这个制度在20年之后就不具备经济效率了,因为它损失了这样的投资收益,它的机会成本非常大。这个道理我们大家都很明白,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怎么说服政策决策者下定决心,沿着做实单位缴费的路径去走。

    今天大会的主题是“道路抉择”,所以我们有必要讲一讲实帐运营的必要性。首先我们知道有个规律,就是财政收入的弹性与经济增长相比来说弹性更大,我们知道从2011年开始我们国家GDP增速开始放缓,财政收入的增速大幅度的下降,而且这是新常态,在这样新常态持续继续系深入进行的阶段,我们应当把做实单位缴费的工作放在财政负担还较轻,经济尚好的当前来解决,这也是我们国家所说的主动把握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重要的道路选择。

    另外一个必要性,我们国家有惨痛的教训。大家知道我们97年建立全国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时候,有一个基本养老保险帐户,这个空帐问题大家都知道。大概十几年前我们讲个人帐户空帐的时候用的是两千多亿、五千多亿空帐,而现在是多少呢?自从2007年个人帐户空帐突破万亿以后,以后四年增加1万亿,到后来两年增加1万亿,到去年一年增加了1万亿,现在的空帐规模4.5万亿,现在再做实基本没有可能了。

    另外还有全国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投资印证我们从制度之外获取投资收益来填补制度基金可持续性能力的实际案例摆在那里,我们知道2015年全部社保基金累计投资收益已经超过了累计拨付资金,就是现在剩的钱一大半都是投资换来的。美国401K投资运营资产余额年均增速是10%,以至于它资产余额始终与累计的缴费比例一般都是在1以上,就说明它的投资收益是高于它的累计缴费的。这样一种投资收益有助于维持这个制度的待遇水平和支付能力。我们也做了简单的测算,非常简单,就是假定未来我们投资收益是什么情况,这样的基金结余和累计的缴费是什么情况呢?大概是1倍到1.1倍期间,这是5%的收益率,如果是8%的收益率可以看到更好。

    另外我想讲一个思路,我考虑的不是很成熟,供大家讨论,如果我们现在一步到位的全部实缴做成DC制,很有可能不会出现在上个世纪企业年金改革的时候出现的由DB转向DC时候待遇断崖式的下降。今天早上胡部长曾经说,职业年金有个特殊的功能,就是要承担制度转轨的过渡的职能,怎么让它过渡呢?我们可以借鉴美国DB向DC转轨时采取的制度设计,叫CB制,叫现金余额,我可以给你未来设定一个待遇的水平,这个待遇和DB下的待遇是平稳的下滑通道,然后我倒算出来你的记账利率,这时候缴费上来的钱可以进行实帐运营,记账利率略高于投资平均收益,这样我们收益可以维持基金收益的平稳。

    我还做了大胆的设想,如果我们有这样的制度,你设定记账利率略低,你的实帐运营了,投资收益要高一些,那么在不同的投资收益下,我们所获得的那部分收益如果用来比较缴费,来冲减财政负担的话,你们看到的曲线就是我们实际的缴费,也就是过了15―20年,就可以不用缴费了。这当然是学术上的讨论。这就说明投资收益是可以抵解财政的负担。

    但是实帐运营是否具备可行性?今天我们说了我们国家地区财力差距非常大,所以我们选择了两个省做比较,一个是经济发达的D省,还有一个N省,这两个省实际的数据提供给我们做的测算,两省实际财政收入差距一半多,两省的缴费工资水平差距有个一半多一点,测算下来这是D省的情况,它的实缴的财政负担占当期财政收入的比例逐年下降,这符合我们国家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的规律,但是它的记账的负担逐渐上升。对于N省来说,更大的区间逐渐下滑到很小的差距,可以看出来,实际上实缴的负担相对来说越来越轻的。我也在旁边的框里说明了为什么是这样的规律。

    N省和D省之间的确存在实缴的差距,如果以2015年为例,这一年如果实缴D省的这个财政负担占当地财政收入的2.1%,而不发达省份是2.9%,也差了0.8个百分点。还可以看出来,在我们国家这个差距,是岗平工资的情况与人均财政收入的情况的差距,如果以岗平工资作为参照系确定职业年金缴费工资的话,那些财力较弱的省份实际缴费负担非常重。所以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中央财政有这样一种决心,所以我们叫“道路抉择”。

    刚才我讲到了一个过渡的方案,可能会平滑一些,使得我们这个改革不至于会给决策者带来那么大的冲击。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实缴,对于职业年金是补充养老保险的地位,补充养老保险的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它的投资范围应该比基本养老的投资范围更广,我们以权益类资产30%为例,这两类完全不同性质的基金如果用同样的投资限制我觉得不太合适。所以我们可以考虑如果实帐运营,加上职业年金的主要参保人员的学历、投资运营的意愿,我们可以考虑放松一些投资的限制。

    以上就是我的汇报,谢谢大家。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