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 楼市督查结束,提防多种因素“对冲”调控成效
  • 楼市督查结束,提防多种因素“对冲”调控成效

    时间:2011-04-26 00:00:00  来源:  作者:

    国务院对地方“楼市督查”刚刚结束。在“最严调控”之下,市场正呈现出积极变化,但各种力量博弈也在加剧:“限购”暂时遏制了炒房投机需求,但仍有超过四成的被统计城市3月份房价环比涨幅超过0.5%;高房价出现松动,但离期待尚有差距。

    督查之后,一轮力度空前的房地产调控是否会再度加码,市场能否尽快冲破“观望期”?各方拭目以待。

    楼市“退烧”后陷“僵持”

    “实施‘限购’之后,原来积累的400多组客户大量流失,只剩下180多组。”上海中环线内一大型楼盘销售负责人日前告诉记者。

    “限购”被认为是此次调控的“杀手锏”之一。目前看来,投资投机性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遏制。中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会长聂梅生表示,作为重点区域的35个大中城市,因此导致交易量下降5%-7%。

    招商银行20日发布的相关调查报告显示,90%以上的受访者表示将不再增加房地产市场投资。

    去年4月起震荡上行的高房价,其涨势已有所遏制。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3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和持平的城市达到20个,比上月增加了6个,环比涨幅比上月缩小的城市有29个。

    在此轮“最严调控”中,对房企“银根”控制之紧超出以往。上市房企的融资受到各部门“名单式监管”,一般房企申请贷款困难重重。联合产权交易所数据显示,房企股权、债权的转让十分活跃。这种以往少见的现象说明:市场正加速“洗牌”。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深入推进,市场供求矛盾有所缓解,不合理需求得到一定抑制,市场出现了一些降温迹象。这说明,中央关于房地产调控的政策是正确的。”

    不过,市场变化与人们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复旦大学住房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杰说:“判断调控的效果,应该问问买房者的感觉,问问中低收入者有没有看到更多的保障房投入供应。”

    提防多种因素“对冲”调控成效

    当“最严调控”进入关键期,各种博弈正在加剧。表面的平静之后,有多股力量“蠢蠢欲动”,可能对调控构成“对冲”。

    比如,部分二、三线城市的房价仍在上涨,“助涨”效应不容忽视。数据显示,70个大中城市里,依然有29个城市3月份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涨幅超过0.5%。这些城市大部分属于不甚引人瞩目或“限购”令没有覆盖的三线城市。这部分城市房价的持续升温,可能对市场预期带来不利影响。

    其次,部分地方政府在执行调控政策时“留了后手”。其中最典型的是房价控制目标的制定问题。3月各地陆续公布的“限价”目标,几乎清一色成了“涨价目标”,个别城市的“涨价目标”甚至超过10%。日前,经国务院督查组督查后,有城市宣布下调此前确定的新建住房价格涨幅控制目标。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