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 抗生素使用量下降不是“难言之隐”
  • 抗生素使用量下降不是“难言之隐”

    时间:2017-05-13 14:27:55  来源:  作者:朱旭东

    2011年下半年,南京市医疗机构抗生素使用量首次出现下降:门急诊、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率较上半年平均下降14%,抗生素收入较上半年下降10%以上。

    抗生素使用量下降,医院却有“难言之隐”。“除了医院收入受到影响外,还担心别人简单地认为我们以前滥用抗生素,担心少数患者因被拒绝使用抗生素而产生新的医疗纠纷。”南京一些医院的院长对取得的“成绩”很纠结。

    为遏制我国抗菌药物滥用、控制细菌耐药不断上升的势头,2011年4月11日卫生部新闻办发布《卫生部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卫生部决定自2011年至2013年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自7月起,南京市要求三级医院抗生素的品种严格限制在50种以内,二级医院限制在35种以内,并要求各家医院严格执行“双十”公示制度,即定期对使用抗生素量排前10位的医生、抗生素收入排前10位的科室,在全院张贴公示。这些措施有力地遏制了抗生素使用量居高不下的势头。

    显然,抗生素滥用,并非医院“一己之力”。除了医院或医生有创收拿提成的原始冲动外,患者或患者家属也难咎其职。孩子感冒发烧,很多家长都希望挂水且用最好的药,成年人上午感冒,恨不得挂完水下午就好。这些,都成为抗生素滥用的重要推手。

    抗生素,这个自1928年青霉素发明以来,人类就高度依赖的治疗药物,被卫生部药政司副司长姚建红斥为“毁掉了中国一代人”。卫生部之所以铁腕整治抗生素,源于一个公认的事实——中国已成滥用抗生素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一度被誉为“吊瓶大国”。

    抗生素滥用,并非一家医院之错,要合理使用抗生素,也无法毕其功于一役。但是,只要医院坚持正确的大方向,能辨大是大非,就不用纠结于“是否会追究以前滥用抗生素、少用抗生素会否产生新的医疗纠纷”等等,此等“小是小非”,还不足以撼动整治抗生素滥用的政策。

    来源:新华网 朱旭东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