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产业经济 > 我国药企发力 抢滩生物类似药研发
  • 我国药企发力 抢滩生物类似药研发

    时间:2018-12-08 00:00:00  来源:  作者:

    近日,美国FDA批准的第三个阿达木单抗类似物——诺华旗下Sandoz生产的Hyrimoz上市。

    阿达木单抗即2012年以来连续保持全球药物销售冠军的“药王”修美乐,由美国雅培公司研发,2010年首次获准进入我国市场。阿达木单抗原研产品美国专利已于2016年到期,欧洲专利今年到期。原研产品市场独占期逐渐结束,国内外制药企业纷纷加入阿达木单抗类似药的研发竞争。

    除阿达木单抗外,在2019年之前,还将有利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等多个生物原研药物专利保护到期,我国众多制药企业已经投入其类似药研发。华氏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新药开发平台CEO黄从海认为,我国将迎来生物类似药蓬勃发展期。

    市场巨大 企业高歌猛进

    生物类似药也被称为生物药仿制药,是与已批准的生物原研药相似的一种生物药,包括疫苗、血液及血液成分、体细胞、基因治疗、组织和重组治疗性蛋白等。

    全球生物类似药市场规模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其增速远超原研生物药。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药物销售榜Top10中有8款为生物制品。国海证券发布的报告则显示,2016年全球生物类似药的市场规模为14亿美元,2012~2016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8.7%,远远超过全球生物药市场8.9%的增速。

    目前,全球生物类似药研发主要集中于专利已经或即将到期的生物制品,包括阿达木单抗、英夫利昔单抗、依那西普、利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曲妥珠单抗等。

    我国制药企业不甘落后,正加紧生物类似药的研发。目前,我国已有百余个生物类似药申报注册,数十个品种获准进入临床试验。

    针对一些关键靶点的生物制品,我国均有多家企业的研发工作进入后期阶段,并提交上市申请。以CD20靶点药物和VEGF靶点实体瘤药物为例,复宏汉霖的利妥昔单抗类似药和齐鲁制药的贝伐珠单抗类似药已经在申请上市并获得药品审评中心的受理。对于EGFR和HER2靶点药物,我国分别有至少3家药企的研发进入三期临床试验。

    国海证券预测,未来1~2年,有望看到超过5个本土生物类似药获批上市,该市场以外企为主的竞争格局将逐渐被打破。

    替代原研 节省医疗开支

    和化学药仿制药相比,生物类似药虽然也属于仿制药范畴,但有着技术和投资双高的“门槛”,企业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

    据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马飞教授介绍,小分子化学药通常是化学合成的,而大分子生物药通常是生物合成的。源头的不同,使得两者的结构、成分、生产方法、知识产权、配方、保存方法、监管方式以及销售方式均有不同。这也对药物产业链的创新变革提出更高要求,储存方式、运输方式等也需要相应改良。

    尽管研发中存在挑战,生物类似药的临床使用却能够为社会及患者显著节省治疗费用。有数据显示,从2006年至今,在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生物类似药已节省了15亿欧元的医疗开支。

    马飞谈到,曲妥珠单抗最初售价是2.5万元/支,患者一年花费高达40万元。随着药品专利保护即将到期,大量药企开始对曲妥珠单抗进行仿制,原研企业产品降价至0.7万元/支,下降幅度达67%。

    国海证券分析认为,进入市场的生物类似药数量越多,同品种生物类似药价格相比原研药价格下降越明显。

    “形成市场竞争机制能促进药品价格下降,达到节省医疗开支的目的,且有助于增加治疗选择,使患者更容易获得有效治疗。”马飞说,生物类似药在临床的使用也能促进生物制剂间形成良性竞争。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史艳侠教授认为,生物类似药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医生能根据患者的个体需求来制定治疗方案。同时,生物类似药的使用可节约医疗开支,释放医疗资源用于改善医疗水平。

    政策加码 降低研发成本

    据了解,目前全球已有20余个国家和地区、组织制定了生物类似药相关指南。

    欧洲最早出台生物类似药相关政策,欧盟2005年颁布了第一版生物类似药指导原则, 2006年批准了第一个生物类似药上市。

    美国生物类似药市场起步晚于欧洲。2010年美国政府制定了生物类似药进入市场的简化申请途径,2015年才批准了第一个生物类似药上市。

    近年来,我国生物类似药审批政策正在逐步推进。2007年,《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生物制品按照新药申请的程序申报;2015年,《生物类似药研发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出台,我国生物类似药管理有了可供遵循的基本原则;2017年发布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修订稿)》进一步明确了生物类似药的审批标准。

    史艳侠认为,新药上市审批所需的安全性研究标准是相同的。她建议在严格审批流程的同时,缩短审批时间,简便审批手续。

    马飞指出,如何定义生物类似药、如何规范其临床研究,以引导生物类似药产业良性发展,都是我国未来有待完善的问题,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鼓励生物类似药的研发,我国可以借鉴其成熟经验。(记者 窦洁)

    转自:中国医药报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