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资讯 > 保险信托 > 险资举牌不能说的“秘密” 大型保险公司为何屡屡缺席
  • 险资举牌不能说的“秘密” 大型保险公司为何屡屡缺席

    时间:2016-12-03 01:32:24  来源:  作者:

    距离2017年还有一个月时间,保险资金再次在股市掀起了大浪,举牌、增持好不热闹。安邦保险二次举牌中国建筑(601668,股吧)、阳光保险举牌吉林敖东(000623,股吧)、前海人寿大举买进格力电器(000651,股吧)逼近举牌线……

    险资年终激进举牌挺进令监管层着急。11月29日,在第十一届21世纪亚洲保险年会上,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隔空喊话,针对个别机构罔顾市场接受程度、罔顾行业负面影响而采取的激进股权投资行为,监管决不会缺位,将及时进行必要的干预,表明监管态度、重申监管立场,促进保险机构审慎稳健投资。

    奇怪的是,在一场又一场的举牌大战中,中国人寿、中国平安(601318,股吧)等大型保险公司屡屡缺席,为什么?有市场人士分析认为,保险公司年终大考来了,尤其今年是“偿二代”实施下的第一次大考,那些承保和投资激进的中小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压力更大,为了达到偿付能力100%的红线标准,增持或举牌优质上市公司成为快速见效的方法,这背后有着种种监管和会计因素的现实原因。

      高收益激战秘密

    A股市场上,险资俨然成为一股强大的“泥石流”,举牌股价往往一飞冲天,而且举牌也从金融、地产两大业务板块扩散至制造业领域。那些研究各行各业的券商研究员迷失其中。“好多研究员都对险资动向进行研究,没办法,险资进入的股票就是涨得快。”12月1日,华南一家券商保险业研究员对《华夏时报》记者称,一些机构和游资也趁机参与。

    最近险资举牌或接近举牌公司的股价涨疯了。根据中国建筑公告称,截至11月24日,安邦资产持有公司普通股30亿股,占公司普通股总股本的10%。中国建筑的股价在安邦系一路买进中暴力拉升,今年下半年涨幅已超100%。根据格力电器公告,前海人寿从11月17日至12月28日,持股比例由原来的0.99%蹿升至4.13%,短短9个交易日内格力电器股价拉升近30%,而今市场都在盯着会不会举牌。阳光产险也在两个月不到的时间内增持吉林敖东股份至5%,其间吉林敖东的股价上涨接近50%。

    险资举牌第一波热潮已经退去,如今岁末年关为何又开始了新一轮举牌热潮呢?在申万宏源(000166,股吧)研究员王丛云看来,主要是年末保险公司迎来“偿二代” 实施以来的第一个大考,险资继续加仓重仓股或带动股价上涨,提升偿付能力。

    今年保监会出台的“偿二代”正式实施,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要求大于100%,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要求大于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按“实际资本/最低资本”计,实际资本则按“认可资产-认可负债”,这其中认可资产以会计报表账面价值确认。如此一来,如果你的股票账面价值越高,那么你的资产多,越有可能达到偿付能力,否则保险公司的股东就需要拿出真金白银增资去补充资本,以达偿付能力要求。

    拿准岁末时点,一路买买买,使得股价一路拉升,那么在年终结算的时候,股价越在高位越能使得资产确认更多,就越接近偿付能力达标线。所以说,提升持仓股票市值成为提升偿付能力最快的捷径。

    不过,数来数去都是这几张熟悉的保险公司面孔在举牌,而大型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在这两轮却鲜有大动作,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承保和投资上激进的中小保险公司,往往是通过万能险快速扩张,倒逼其配置趋向收益较高的另类资产,而另类投资风险因子高,资本要求较多,资本压力更大,偿付能力达标更为困难,那么以举牌方式获得高收益、见效快的权益类投资,则成为提升偿付能力的最见效的方法。

    上述华南券商保险业研究员认为,早已稳健经营和转型成功的大型保险公司,更多趋向期限长、保障为主的价值型产品,面对偿付能力的压力相比之下没有那么大,而且有强劲的盈利能力作支撑。其资产配置上也更多以固定收益类为主,资产久期较长;在股票权益类投资上也往往持分散、稳健、长期的投资配置原则,所以短期大笔暴力增持、拉升股票的行为少见。

    监管层重提保障放首位

    一场看起来完美的剧情不断上演:左手收保费,右手将部分保费投入股市大量增持或举牌上市公司,股价不断上涨,保险公司资产增厚,盈利增加……

    但是,硬币始终存在两面性,A股市场如果平稳可控,同时险资进入的公司业绩稳定的话,那么险资投资便无往不胜。如果一旦资本市场波动,或者公司出现较大利空的话,暴力拉升的股价将很难维持高位,这种高风险对于险资来说将是沉重的打击。

    监管层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陈文辉在上述年会上还说,最近两年,个别保险机构采取比较激进的业务发展和投资方式,负债端过度依赖投资型业务,资产端盲目投资与保险毫不相关的行业,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针对这种情况,保监会从制度入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清理规范中短存续期产品、提高万能险保障水平、规范保险资金运用等,这些措施已收到成效。今后,保监会还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鼓励保险机构发展长期保障型业务,强化保险资金服务保险主业,推动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价值投资和稳健投资,引导行业牢固树立保险姓保理念。

    上述华南券商保险业研究员说,现在的问题是有的保险公司定位发生变化,改变了保险公司姓保的根本属性,而将保险公司作为了一个融资和投资的平台,而改为了姓投,实际上成为了一个投资公司,“他们不是靠保险盈利,而是靠投资来维持。”

    那么,作为保险资金规模性投资进入上市公司,到底是财务投资呢,还是作为战略投资且参与经营呢?平安证券分析师王琳称,2015年底险资就开始显现出参与管理上市公司的意图。对于保险资金投资大方向,陈文辉强调,首先保险应该以风险保障和长期储蓄类业务为主,短期理财类业务为辅;其次保险资金运用应以固定收益类或类固定收益类业务为主,股权、股票、基金等非固定收益业务为辅;最后股权投资应以财务投资为主,以战略投资为辅。

    保险公司在投资上进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低利率时代和经济处于底部,保险公司面临“资产荒”。另一方面,源源不断的保费收入,带来了资金配置的大压力,倒逼险资忍受较高风险以获取较高收益,但是这样又使得资产配置风险敞口提升。尤其是险资在股票市场上的大量增持甚至频频举牌,一些险资进入的股票直线拉升,其面临的波动风险更令人担忧。

    11月30日,保监会公布的《2016年1-10月保险统计数据报告》显示,我国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129111.12亿元,较年初增长15.49%。其中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18611.69亿元,占比14.42%。

    保险公司股票和证券投资距离30%上限还有一半的空间。在A股3200点之际,险资面临的是更多机会,还是更多风险?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