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北京新闻 > 首博特展揭秘燕京八绝制作工艺
  • 首博特展揭秘燕京八绝制作工艺

    时间:2017-04-10 22:49: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昔日清宫御作的翘楚、被后人赞誉为“燕京八绝”的工艺究竟包含着怎样的奥秘?正在首都博物馆展出的《匠心筑梦烁古今――燕京八绝》特展,不仅为观众揭秘了燕京八绝的制作工艺,还将八绝中的众多精品汇聚一堂,令参观者大饱眼福。

      八绝荟萃开启京韵之旅

      气势磅礴的玉雕、错彩镂金的景泰蓝、“捉刀代笔”的雕漆、雍容富丽的宫毯、温润如玉的牙雕、华美似锦的金漆镶嵌、巧夺天工的花丝镶嵌和精致典雅的京绣……北京别称燕京,自金元定都后,各地手工技艺的精华由民间汇聚到北京宫廷,在不断地融合与升华中形成了一系列极具“京作”特色的宫廷艺术品。

      被后人称为“燕京八绝”的这八大门类曾是清宫御作的翘楚。然而,随着时代的更迭和商业化生产的普及,昔日的燕京八绝由宫廷造办处回归到民间制作,中间经历了产业规模缩小、技艺传承困难等尴尬,到如今这种慢工细作的手工艺品已与现代人的生活渐行渐远。“现在知道京绣的人少,学习的人更少。”京绣技艺非遗传承人于静说。

      此次首博燕京八绝展览,不仅为人们呈现了八绝工艺技法上的精益求精,也让人们看到了传统手工艺人的造物信仰和超乎功利的用心。走进位于首博地下一层的《燕京八绝》展厅,观众就仿佛跟随时光的脚步,在皇家审美与民间智慧的光芒中开启了一段悠远、雍容、匠艺合一的京韵之旅。

      “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

      一物一世界,透过“燕京八绝”华丽的表象,观众感受到的是匠师那颗追求极致、守住清寂、敬畏自然的匠心。

      牙雕曾被称为“皇家工艺”,是普通老百姓望尘莫及的艺术。展品中的“象牙松竹梅纹臂搁”和“象牙梅竹纹臂搁”均制作于乾隆年间。臂搁采取了双面雕刻的手法,正面浮雕几枝盛开的梅花,中下部雕刻一枝翠竹,背面饰梅花与竹纹,下面圆雕一只六足昆虫。圆雕、镂雕、浮雕的综合运用显示了宫廷工匠深厚的技术功底。

      同样制作于乾隆年间的“掐丝珐琅鎏金三足熏炉”是景泰蓝中的精品。炉身通体施天蓝色珐琅釉,彩色缠枝莲纹间饰万寿团花与蝙蝠纹饰,足、耳铜镀金錾刻象首造型。这么漂亮的熏炉,居然是用来烧炭取暖或熏香的。专家表示,熏炉稳重端庄,寓意吉祥,掐丝细腻流畅,表现出乾隆时期掐丝珐琅器向多重技法发展的倾向。

      制作于明朝的剔红人物纹圆盒,直径只有3.6厘米,虽然体型小巧别致,但雕工细腻圆润,具有典型的明代雕刻特征。盒盖上、下部分别以不同锦纹代表海水与河岸,一个僧人盘腿坐于岸边诵经。据了解,盒子曾是盛放印泥一类物品的宫廷实用器。

      步随景移 匠心独具

      精妙的展品,还需合理的布置方能尽显特色。此展览设计师高叶环透露,展览主题为展示燕京八绝从传统到现代的传承过程,并侧重表现燕京八绝在现代的发展。因而在形式设计及布展工作中以此为核心,使用了红墙、折扇、屏风等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元素结合,专为此展览设计了与投影和照明结合的燕京八绝花窗,根据展品的材质和年代等主要因素从安保、照明、温湿度等方面进行了不同安排,并结合展览主题对照明进行了局部重点设计。

      以八种工艺为顺序的展览结构在展厅的布局上难免缺少节奏感。为了增加参观的节奏与视觉效果,在京绣部分特别增加了现代服装展示环节:象征北京(燕京)传统文化的皇城红色城墙和T型台相组合,模特身穿现代京绣服装展品从代表北京传统文化符号的红墙门洞中穿过,走上位于展厅中央具有现代质感的T型台,在展示京绣技艺古今传承的同时,也象征着此次展览为燕京八绝现代发展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细节之处方能见工艺之精湛。为了突出燕京八绝八种工艺的特性,在展陈设计中尽量将展品能体现造型、纹饰、技术特点的部分展示呈现给观众,并使用了放大镜、反光镜等辅助手段,以尽量突出描绘、雕刻等工艺细节,便于观众全方位观察。(来源:北京青年报 记者:赵婷婷)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