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重庆新闻 > 春节档票房破纪录背后——水很深?
  • 春节档票房破纪录背后——水很深?

    时间:2017-04-10 20:48:31  来源:华龙网  作者:

      今年春节档票房火爆异常,在经历了2016年电影票房的低谷,2017年春节档以约33.4亿票房收官的成绩格外引人关注,似乎为今年电影市场来了个“开门红”。而在多部影片票房走高背后,则是口碑与票房的两极分化之态。口碑整体走低,为何票房成绩却“百花齐放”?电影市场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各种猫腻,观影人数赶不上票房增长速度,“幽灵场”变异卷土重来,票补频频来袭,这样的春节档到底对中国电影是喜还是忧?

      事件:2017电影春节档33.4亿破纪录

      今年春节档竞争十分激烈。1月28日大年初一当天,就有多部大制作、高关注的国产新片上映。其中,既有周星驰与徐克强强联手的《西游伏妖篇》,也有成龙与唐季礼合作的动作喜剧《功夫瑜伽》、韩寒的第二部导演作品《乘风破浪》,还有王宝强的导演处女作《大闹天竺》、舒淇和王千源主演的《健忘村》,以及国产动画大电影《熊出没•奇幻空间》等,让人眼花缭乱。

      奋战7天后,2017年春节档国内电影市场不负众望,创造了春节档票房新纪录,以约34亿票房收官,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约10%。 根据微影时代提供的数据显示,大年初一当天,《西游伏妖篇》的单日票房高达3.5亿元,创下单片单日票房纪录,当天国内大盘票房8.07亿元。1月27日至2月2日,春节档上映的5部影片中,《西游伏妖篇》票房11.6亿、位居首位;功夫瑜伽8.8亿;《大闹天竺》5.8亿;《乘风破浪》4.2亿;《熊出没•奇幻空间》为3亿。

      隐忧:春节档陷入怪圈 不比质量拼人气

      与高票房相反的是,尽管各部影片都使出浑身解数,但就影片口碑而言,多数观众仍觉质量平平,颇感失望。 在豆瓣电影评分中,除了《乘风破浪》达7分,其余均在6分以下,《大闹天竺》更是出现了3.9分的低分,虽然有全国人民感情上的支持,但影片口碑却跌至谷底。记者在豆瓣点评中看到,观众对该片的评价是低俗、浮夸。

      在新浪微博@影评人暗夜骑士老大爷看来,今年的春节档只是近年来中国电影的一个缩影,“春节档就《乘风破浪》有点意思,《西游伏妖篇》能看但没有惊喜,《大闹天竺》的问题则最多,这些电影放平时档期可能第二周都撑不过去。”

      对于春节档的电影引发各方吐槽,@影评人暗夜骑士老大爷坦言,主要是由于春节档期没有好莱坞大片的进入,全是国产电影的内部比拼,因此各家电影公司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明星阵容、题材和宣传的话题方面,反而对于内容质量的把关重视不够。

      “平时淡季的时候都是靠好莱坞电影撑,国产电影霸占着好档期,但质量却堪忧,完全是依靠市场刚性需求来卖票房,这对于中国电影的发展其实是不利的。”他分析,如今中国的电影市场大多只重视电影的商业属性,却忽视电影的文化属性,“这是电影市场化的初期表现,只能靠越来越多的电影从业人员和观众的不断努力,中国电影才能变得成熟起来,才会变得更加多元化。”

      分析:“票补”搅热春节档 服务费纳入票房统计

      据业内分析认为,今年春节档票房超预期的原因在于互联网售票平台全面重启票补战略,以及电商平台的购票服务费纳入了票房统计,这其中也牵涉到多方利益争夺,而这或许将成为今年中国电影票房的一个缩影。

      █票补春节卷土重来 成行业“潜规则”

      今年的春节电影档与其说是几部大片的争夺,还不如说是各方背后的票补之战,来势汹汹的票补大战,甚至出现出现了“四大片方砸3亿票补”的传言,让春节档的电影票房呈现出一片“虚假的繁荣”。

      票补是指制片方拿钱给发行渠道,比如猫眼电影、大众点评等网站,让他们低价销售电影票,以期取得票房和观影人次上涨、口碑相传的效果,进而撬动市场,赢得更大的票房数字。

      记者了解到,早在春节档开始前,打开票务app,就会蹦出“9.9元看《大闹天竺》”等推送内容。春节档期间,各家又推出了8.8元、18.8元等观影套餐。更有媒体曝出了3.9元一张票的超低票价截图。

      众多的电商网站做票补,也引发了种种“怪象”。由于售票平台与影院签订的票补协议中,有明确的预售和拍片比例,只有达到了才能拿到票补,因此影院为拿票补往往会故意锁定的虚假满场和凌晨的幽灵场次。对此该业内人士坦言这已经成为了行业的“潜规则”:“对于影院来说,票补是赚了两份的钱,一份是电商补的差价,另一份则是片方的钱,因此有些影城也会铤而走险的去做,这也成为了中国电影的一颗毒瘤。”

      █服务费纳入票房统计 春节档服务费总计1.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猫眼电影的数据,春节档观影人次为9029万人,比去年8463万人增长6.7%,但是票房却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约10%,为何票房增长速度高于观影人次增长速度?还有个原因是,从今年一月中旬开始,内地票房实行服务费纳入总票房统计。

      依据“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资办”的指令,消费者在电商平台购票时所支付的2至5元的服务费纳入了票房统计,但这部分收益并不参与到后期的票房分成,它唯一的作用似乎就是让票房数字好看一些,以至于有网友调侃:“你咋不把爆米花和可乐的钱也算进去呢?”

      据统计,2017年春节档9000万的观影人次,服务费总计1.9亿元,约占票房的5.7%。剔除掉服务费,实际票房为31.4亿元,和去年30.5亿元的票房相比,基本算持平。

      实际上,在线票务平台经过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了观众购票的主要渠道。猫眼电影提供的数据显示,2017年春节档线上购票率达83%,超过2016年的79%。

      声音:这样的春节档究竟是喜是忧?

      这样爆款的2017年春节档到底正不正常呢,对中国电影市场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在重庆嘉裕环球影业制片发行总监吴卓峰看来,今年的春节档拿下33.4亿的票房成绩并不算意外,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对中国电影的发展也是有所促进,谈不上什么伤害。

      “中国电影市场票房近几年的增长,已经由以前的粗放型投资拉动增长开始转变,而转变的下一个方向就是内容繁荣和提升。”吴卓峰对记者说到,“中国几万张银幕都需要稳定的内容供应,从目前的消费市场来看,好莱坞影片的单引擎拉动已经到顶,需要继续的是国产电影稳定的高质量影片供应,这样才能形成双引擎继续推动中国电影市场发展。”

      吴卓峰透露,尽管今年票补备受诟病,但在他看来,大量票补只是一种市场营销手段。“以前电影宣传也是砸路牌和硬广,现在只是换了一种市场营销费用的使用方向,去年春节档靠《美人鱼》的超常发挥算是意外,今年我觉得春节票房则是回归正常,我预计今年全年票房形式和去年应该差不多,继续个位数增长,所以其实是有利于中国电影的发展的。”

        文/董进 祝可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