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重庆新闻 > 【驻村蹲点】黔江区长春村:走村入户 主城来的“第一书记”很忙
  • 【驻村蹲点】黔江区长春村:走村入户 主城来的“第一书记”很忙

    时间:2017-09-22 15:55:49  来源:华龙网  作者:

    长春村是重庆市黔江区金溪镇下辖的一个贫困村。记者 张勇 摄

    华龙网9月22日10时40分讯(记者 张勇)此前,重庆市从18个市级扶贫集团的成员单位选派了78名精兵强将,到18个深度贫困乡镇的贫困村任“第一书记”。“第一书记”需要负责哪些工作?他们对于扶贫有着怎样的规划?近日,记者来到黔江区金溪镇长春村,见到市卫生计生委扶贫集团派驻长春村的“第一书记”,来自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田杰。

    驻村“第一书记”田杰(右)与村民陈琼(左)沟通蚕桑养殖事宜。记者 张勇 摄

      发展蚕桑专业合作社 养蚕大户突然想放弃

    “你家有多少亩田地,主要收入来源是什么,对于发展专业合作社,你有什么想法?”见到田杰时,他正在长春村4组村民陈琼家里开展调查走访工作。

    长春村是金溪镇下辖的一个贫困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485户1934人,幅员面积9.71平方公里,人均耕地1.77亩。46岁的陈琼长期在家务农,是当天田杰走访的第一家贫困户。

    田杰介绍,目前,在驻村副镇长杨胜前带领下,长春村正积极推动成立专业合作社,发展产业经济,帮助村民脱贫致富。专业合作社以耕地集中经营为前提,村民们以土地、现金等方式自愿入股,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合作社内及合作社之间以种养结合的方式实现生态循环,走绿色发展道路。

    因为专业合作社尚处于起步阶段,当天田杰除了要走访调查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还要向村民介绍专业合作社,收取村民们的意见和建议。

    按照构想,长春村4组养蚕的村民较多,有专门的丝绸公司收购蚕茧,不愁销路,适合发展蚕桑专业合作社。但田杰没有想到,他刚刚表明了来意,陈琼就表示,不愿意继续养蚕。

    实地查看蚕棚后,田杰鼓励陈琼一家继续养蚕。记者 张勇 摄

      实地察看权衡利弊 夫妻同意继续发展

    原来,丈夫刘树权长期在外打工,两个老人和两个10多岁的孩子都需要陈琼照顾。虽然今年陈琼养了8张蚕,刚刚以每张1600元左右的价格卖去,一共赚了1万余元,但是,由于近来身体患上痛风,陈琼打起了退堂鼓。

    “我生完娃儿就身体不好,又要照顾两个孩子、两个老人,又要养蚕,身体承受不住,这几天一直在吃药。”陈琼拿着装药的塑料袋告诉田杰,前期因为搭建蚕棚、租用土地栽种桑树等,她家一共投入了3万元左右,现在即使没有完全回本,也不愿继续养蚕了。

    了解情况后,田杰首先看了看陈琼服用的药物,建议她到黔江区或者主城的医院诊疗,并表示愿意帮助她联系医院。随后,田杰请陈琼带路,到蚕棚、桑地进行实地查看。

    “投入了这么多成本,现在突然停止养蚕,真是有点可惜。”田杰发现,陈琼的蚕桑养殖已经相当成熟,加上当地政府专门联系了企业负责收购,陈琼如果继续发展,肯定有赚头。

    为此,田杰与陈琼耐心沟通。得知这几天,刚好刘树权在村子附近打零工。田杰决定做做刘树权的工作,希望他能让留在家里帮忙。

    “你妻子一个人在家养蚕,好不容易坚持到现在。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个人心血来说,现在都不是放弃的时候。” 田杰问起刘树权的意愿,权衡利弊之后,刘树权答应留在家里,和妻子一道继续养蚕。

    田杰(右一)来到村民王凤(中)家里做走访调查。记者 张勇 摄

      调查走访是初步 “第一书记”肩负大任务

    66岁的陈国学是田杰当天走访的第二家贫困户,马不停蹄地来到陈国学家里,田杰发现,老陈上坡打理庄稼去了,只有老伴王凤在家。

    因女儿出嫁,儿子在附近打零工,老两口跟小孙子生活在一起。由于手部均有残疾,夫妻俩除了种点红苕、蔬菜之外,其余土地转给了邻居耕种。

    得知专业合作社不仅可以以土地入股,还可以到社里打工挣钱,王凤当即表示,原意参加 :“到时候合作社成立了,我去养点蚕子,采点桑叶,50块钱一天也可以。”

    从王凤家开始,田杰后续的走访很顺利。当天下午调查走访的10余家贫困户,基本上都原意加入专业合作社,甚至有的贫困户主动提出,想发展养猪产业,通过勤劳致富。

    据了解,“第一书记”在深度贫困乡镇的贫困村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主要承担起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等四项职责。“通过这段时间的调查走访,我感受到,当地政府前期做了非常多的工作。”田杰感叹。

    村民小组会议上,驻村干部向村民介绍产业合作社。记者 张勇 摄

      推动专业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 要提升贫困村“造血功能”

    由于户与户之间离得比较远,回到宿舍的时候,已经是晚上9点半。这时,手机突然响了起来。

    “爸爸,你在哪儿?我要跟你视频聊天。”电话那头,传出一个小女孩稚嫩的声音。打电话的是田杰3岁的女儿,他还有一个孩子,只有1岁多,都在主城由爷爷、奶奶照料。

    “9月6日—7日,准备赴村,购买生活用品,没来得及参加女儿的入园家长会。9月8日,来到金溪镇与当地干部见面。9月9日,正式开始工作,到综合专干到长春村里调研,中午回来搬家。9月12日,到长春村3组、4组调查走访46户,其中2户未脱贫、2户五保、1户低保、1户留守儿童,晚上参加村民小组会议,与村民见面、宣讲专业合作社……”田杰的日记本上,记录着他从接到下乡通知到驻村担任“第一书记”的各项事务,密密麻麻写了好几页。

    田杰说,这段时间以来,很感谢父母和妻子的理解支持,帮助自己完成角色转换。

    驻村期间,他每个月2/3以上的时间都会吃在长春村、住在长春村、干在长春村,并在市卫生计生委扶贫集团指挥部的统一指挥调度下,积极配合金溪镇开展工作,认真当好一名合格的“第一书记”,推动专业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提升其“造血功能”,推进精准扶贫。

    田杰在学习资料上认真做笔记,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将推动专业合作社发展,提升村里的“造血功能”。记者 张勇 摄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