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安徽新闻 > 泗县瑶剧、灵璧大鼓、灵璧古庙会砀山兰花印染技艺、萧县伏羊宴习俗入选第五批省级非遗
  • 泗县瑶剧、灵璧大鼓、灵璧古庙会砀山兰花印染技艺、萧县伏羊宴习俗入选第五批省级非遗

    时间:2017-11-17 15:13:52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  编辑:唐娜

    中安在线讯 据拂晓新闻网报道,日前,安徽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发布,宿州市的泗县瑶剧(传统戏剧)、灵璧大鼓(曲艺)、灵璧古庙会(民俗)、砀山兰花印染技艺(传统技艺)和萧县伏羊宴习俗(民俗)五项入选。

    瑶剧,又名扬琴戏,是泗县独有剧种,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1956年,泗县扬琴戏剧团成立;1959年,蚌埠行署副专员刘建中观看扬琴戏《枫山琴音》后,认为扬琴有“古之瑶琴之音”,将其更名为瑶剧。瑶剧音乐为联曲体,主奏乐器为瑶琴、坠子,其唱腔既文雅悠扬、悦耳动听,又不失粗犷豪放。传统剧目有《水漫金山》《枫山琴音》《金姐玉瓶记》。由于种种原因,瑶剧一度离开了舞台。近年来,泗县深入挖掘、培育迷失了50多年的瑶剧,将散落在民间的瑶剧艺人聚集起来,创新表演形式,“泗县瑶剧”又重新登上展演舞台。

    灵璧大鼓是流行于皖北民间的一种说唱艺术,是皖北大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安徽大鼓艺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灵璧大鼓表演的器具由大鼓、鼓架、钢板和鼓棒组成,说唱时左手摇动两片月牙钢板,作金石之声,右手持鼓棒敲击大鼓。大鼓说唱时讲究“闪、架、喷、贯”,“闪”表现战场的刀光剑影和人物打斗等情态;“架”突出的是人物的举止神态;“喷”是吐字清晰的嘴上功夫;“贯”讲究演唱连贯,嘴里不能带闲字。“一面鼓、一副板、一张嘴”,灵璧大鼓虽然行头简单,但魅力不凡,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

    在灵璧民间,有在农历五月二十八举行盛大庙会活动的习俗,其沿承于历史悠久的城隍庙会。此时夏收夏种基本结束,农忙结束的周边群众纷纷前来“赶会”凑热闹,一来售卖自家出产的农副产品,购置一些家用物什,欣赏一段曲艺民俗;二来祭祀城隍,庆祝丰收,同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如今,古会已发展成为集商贸交易、民间信仰、文化旅游、非遗传承保护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活动。

    中国兰印花布历史悠久,自汉代兴起,至今已流传2000多年。兰印花布曾是砀山人不可缺少的生活元素,以耐用、不褪色、透气吸汗等特性深受人们的喜欢。砀山兰印花布生产流程复杂,从打靛、制板、打浆、印花、氧化到最后的漂洗、脱水、晾晒出成品,总共20多道工序。成品图案古朴、清新,享誉全国,尤其在鲁、冀、陕、川、豫、皖一带颇具盛名。

    萧县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而且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萧县大地孕育着丰富多彩的民间传统文化,伏羊文化便是其中之一。伏羊者,乃炎夏入伏天的羊肉也。伏天食用羊肉的习俗,既暗合“天人合一”的质朴养生理念,也含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历史典籍记载,宋朝之前,宫廷宴席上大都以羊肉为主;到了元代,羊肉在宫宴上更是居于统领地位,占据全部菜肴的三分之二还多。从汉字构造上看,“示羊”为“祥”、“羊大”为“美”、“鱼羊”为“鲜”、“食(介)羊”为“养”等,无不隐喻着人们对羊肉的喜爱和对美食的追求。萧县伏羊节从初伏之日开始,持续一个月。每年伏羊节,江苏、山东、河南等地的食客纷纷赶至萧县,争相品尝伏羊,享受饕餮大餐。(本报记者)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