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黑龙江新闻 > 百姓的“调解官” 追忆全省优秀法官――刘亚庆
  • 百姓的“调解官” 追忆全省优秀法官――刘亚庆

    时间:2017-12-20 17:26:00  来源:  作者:

    东北网12月20日讯(记者包海多 编辑李)在黑龙江省依安县人民法院有这样一位法官,他从事司法审判工作35年,先后办理了5000余起案件,案件调撤率达到60%以上,连续多年无发回改判案件,无一错案和上访缠诉,经他调解的案件,能让诉讼双方都达到满意,被百姓亲切的称为“调解官”。

    刘亚庆。

    2017年10月24日,依安县矛盾多元化解中心揭牌仪式当天,这位“调解官”,依安县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民三庭庭长、兼任依安县矛盾多元化解中心主任的刘亚庆却因长期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离世,享年57周岁。

    重调解轻审判换位思考来工作

    就在刘亚庆离世的前几天,书记员刘佳找到他说:“庭长,昨天开庭的案子现在可以下判决了。”

    “先不急,一会我们再找当事人做一做调解工作。”刘亚庆觉得这起合同纠纷案件的两个当事人年轻气盛,在法庭上互不相让,轻易下判效果肯定不好。因此他再次找到双方当事人:“我知道你们的生意都刚起步,很不容易。但生意做起来,不也是靠亲戚朋友、乡里街坊这些老关系们,你们因为这一回生意的利益引起经济纠纷,即使赢了官司,失去了一个合作伙伴,以后少个朋友、少条发展的路,多么得不偿失。”在他的劝解下,双方各退一步握手言和。书记员刘佳问刘亚庆:“刘庭长,之前调解那么多次,双方都不同意,这眼看着都已经判决结案了,你为啥还要大老远跑去调解,多费事。”他说:“咱们的案子是结了,可当事人的纠纷却没解决,这不是我们办案的目的。多换位思考一下,调解工作就好做了,之前调解没成功,那是我们的工作没做透。以后处理问题,你们要多从当事人的角度思考。”

    2014年,依安县一家粮食加工企业因拖欠粮款被诉至法院,原告方农户人数众多,情绪激动。企业负责人据理力争,让在场进行调解工作的法官倍感压力。了解情况后,刘亚庆主动接手了调解工作。

    其实案件事实清楚,最简单的处理方式就是判企业败诉,执行法律程序,强制企业归还欠款。这样判决不但合法合规,也似乎大快人心。

    不过,在刘亚庆看来,这种“简单”的方式并不可取。他对一起办案的年轻审判员说,“不要因为一边是种植户,一边是老板就有倾向。老板也是百姓,一定要让双方心服口服。更何况,种植户要致富,也需要这些粮食加工企业,咱们不能死板地按照法条做事。”

    刘亚庆先安抚住了种植户,随后拉着企业负责人,并排坐了下来。他面带微笑亲切地问:“这位老总,不瞒您说,我当法官之前,当过司机,不知道您创业以前是干什么的?”

    “白手起家,以前是种地的。”这位企业负责人见刘亚庆挺实在,情绪也平复了不少。

    刘亚庆说:“如果你在田里弯腰辛苦一年没挣到钱,是什么感受?”企业负责人沉思片刻。这片刻的停顿,让刘亚庆看到了案件调解的希望,刘亚庆接着说:“关于粮食质量的约定本就十分苛刻,如果让这些农户血本无归,以后谁还会卖粮给你?失去依安县这个优质粮食产地,而到周边市县去收粮,会加大你的成本。不如跟农户保持长期合作关系,拉上他们一起干,搞规模种植。规模大了,再有技术支持,粮食品质肯定能保证。”企业负责人接受了刘亚庆的建议,与农户达成调解协议后支付了粮款,一起棘手的案件就这样被化解。结案后,刘亚庆向县农业部门提出了《加强农业技术精准扶持》的司法建议被采纳,民三庭成为种粮合作社义务法律顾问。

    刘亚庆办公桌上写满工作提示的台历。

    天冷屋凉心不“凉”留证解难同进行

    “刘庭长,这大冷的天让我们怎么过呀?”“刘庭长,我这商店里的货物都让暖气水泡坏了。”“刘庭长,我家可是新婚刚买的家具啊”。 2013年冬天,因供热管线故障发生物业纠纷,涉及居民、商户160余户,众多原告将刘亚庆围在中间,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自己的损失,发着心底的牢骚。

    刘亚庆心里清楚,现在当务之急不是这160余户群众的“官司”,而是应尽快维修供热线路,尽快恢复供暖。而维修管道,必然会影响群众收集证据,提出赔偿请求,事情一下子陷入两难境地。“马上提存证据,尽快恢复供暖。”下定决心后,刘亚庆带着书记员和鉴定人员,冒着零下二十多度的大冷天,逐户上单元楼,挨家挨户走访,两天就完成证据提存,第三天下午就为这160余户恢复了供暖。

    刘亚庆到百姓家中开展调解工作。

    为了群众不累诉宁愿自己多跑路

    2016年,刘亚庆审理一起当地马铃薯种植企业与外地淀粉生产企业的合同纠纷案件,案件虽然事实清楚,案情简单,但两家企业负责人纠缠于企业利益,态度坚决,互不相让,经过多次开庭调解也没能达成调解协议,很多同志都觉得此案调解无望,法官助理甚至已经草拟了判决书。而刘亚庆凭着多年审理合同纠纷案件的经验,认定双方企业在经营上相互依赖,发展前景都很好,判决结案不是解决问题最好的方式。为此,刘亚庆专程远赴外地企业,耐心释法明理,最终两家企业负责人被他的真诚感动,达成了调解协议。“为了群众不累诉,宁愿自己多跑路”,一些本可依法判决结案的案件,刘亚庆为双方当事人利益着想,付出大量的精力进行调解。

    2012年,刘亚庆审理一起房屋产权纠纷案件,因开发商将一商服楼“一房两卖”而产生纠纷,实际付款人将房屋占有人和开发商一并诉至法院,三方矛盾尖锐,各不让步。为妥善处理此案,刘亚庆带领全庭审判人员轮番上阵,动员身边与案件当事人相识的亲朋好友,耐心细致地开展调解工作。最终该案以房屋占有人接受开发商退款,并向实际付款人长期租赁,房屋产权为实际付款人的调解方案结案。刘亚庆曾对年轻的审判员说,作为法官,如果只死板的研究法条,而不去研究案件背后的人和事,分析当事人的心理和诉求,所办理的案件就不会有好效果。从当事人的角度思考,考虑群众的利益和感受,这样的司法作风为他赢得了认可。

    刘亚庆法官。

    席地而坐化隔阂心贴心为百姓着想

    在基层法院,很多案件当事人往往将怨气指向法官,而刘亚庆同志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面对群众诉求,保持理性的沟通方式。

    一次在法院门口,一位前来立案的当事人听见有人叫刘亚庆庭长,就上前一把抱住他的腿,坐到地上就让刘亚庆同志给他“做主”。法警和保安赶忙上前劝阻,刘亚庆却陪着当事人一起坐在地上,耐心倾听当事人的诉求。帮助当事人一件一件整理证据材料。虽然此案不属于他所在庭室审理的案件类型,但他依然耐心的陪同当事人到立案窗口立案。

    事后,当事人说:“刘庭长这一坐,一下子就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当时就觉得刘庭长是值得信任的,有啥难事和他说说仿佛事情就变得不那么难了。”

    刘亚庆总是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处理问题。每次在办公室接到约见当事人的电话,他总是一路小跑到约谈室,觉得让群众等久了自己挺不好意思。有时为能及时化解纠纷,他经常放弃自己休息的时间,驱车百里到当事人处所进行调解,即使到了饭点儿,也决不再百姓家吃一口饭。通过李亚庆的调解工作,很多案件当事人不但解决了案件纠纷,也化解了心理隔阂。

    <刘亚庆生前办公桌上未装订的案卷。

    57岁自学电脑查资料主持制定法院诉调规则

    2017年,已经严重超负荷工作的刘亚庆,又兼任了依安县矛盾多元化解中心主任,他为中心筹建工作奔走操劳,承担起“案件繁简分流、诉调对接”的改革重任,积极探索新型审判运行模式。

    为实现“案件繁简分流、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三位一体”审判模式改革,尽快制定出中心运行配套工作制度,57岁的刘亚庆同志开始学习上网,查阅相关资料。面对屏幕,他戴上花镜,调大字体,年轻同志手里轻巧的鼠标键盘,在刘亚庆操作起来就显得格外笨拙,一个简单的电脑操作,常常急的刘亚庆满头大汗。

    年轻同志要上手帮助他,他总是说:“你们都有案子,哪有时间帮我呀”。后来,刘亚庆就做了一本小册子,画上电脑桌面,用箭头标出一步步操作,一到休息时间就向年轻同志请教。开始大家都以为他这么忙,学习电脑的热情不会坚持太久,可当大家看到他在网页上打字搜索的时候,才认识到他要学习电脑的决心。为了能将矛盾多元化解中心建设得更完善,他翻阅了大量卷宗材料,经常研究到深夜。老伴看在眼里,疼在心头,常常劝他休息:“亚庆呀,你快退休了,还以为自己年轻呢?”“我跟党组保证过,中心运行之后,每年60%的案件在这里解决,我要说到做到。你支持我一辈子了,再支持我一回吧。”就是在这样的韧劲下,刘亚庆利用网络查阅了大量资料,主持制定出了《依安县人民法院繁简分流、快审速裁、诉调衔接及财产保全程序操作规则(试行)》。该《规则》结合依安法院审判工作实际,对中心受案范围,“繁案”“简案”的界定,进行了科学的规定和划分,理清了诉调衔接的办案流程,为日后中心业务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10月24日,矛盾多元化解中心正式揭牌成立,但刘亚庆却倒在了工作岗位上。如今,矛盾多元化解中心已经正式运行开展工作,案件繁简分流初见成效,但刘亚庆却再也看不到了……

    11月24日,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追记刘亚庆同志“一等功”和追授“全省优秀法官”称号。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指出,刘亚庆用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用行动践行了新时期人民法官的价值追求,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公正司法、服务群众,甘于奉献、淡泊名利,清正廉洁、敢于担当,是人民法官的先进代表和新时代的学习楷模。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