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黑龙江新闻 > 如何减小动物灭绝风险?大中型哺乳动物灭绝机制获得突破性进展
  • 如何减小动物灭绝风险?大中型哺乳动物灭绝机制获得突破性进展

    时间:2019-09-07 00:00: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

    东北网9月7日讯(姜广顺 记者 姜姗姗)日前,东北林业大学姜广顺教授作为共同第一作者、马建章院士、顾佳音博士作为共同作者的研究论文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东北林业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等国内外科研机构密切合作,重建了包括虎在内的我国11种大中型哺乳动物种群长期时空动态数据,揭示了人为干扰和气候变化共同对哺乳动物种群衰退和区域灭绝的驱动效应。

    11种哺乳动物对人为干扰和气候变化的响应。局地灭绝概率与平均人口密度(a:现代之前;b:现代)和标准化平均夏季温度(c:现代之前;d:现代)的关系。

    目前全球范围内的生物多样性仍在快速下降,物种灭绝速度明显加快。人为干扰和气候变化被认为是引起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动因,但对于研究环境变化对动物分布区变化、种群衰退及其灭绝机制等仍是国际最前沿的科学问题。

    我国公元前905年到2006年11种大中型哺乳动物种群衰退和生存率变化(存活网格比例)。

    该研究为科学评估人为干扰和气候变化共同驱动物种的区域灭绝的定量化评估提供了有效工具,为动物种群衰退和灭绝机制提供了新理解,并指出:为避免种群的衰退和灭绝,需要约束人为活动对动物及其栖息地的影响,改善现有保护地分布结构,建立生态廊道,消除动物迁移障碍,有利于其快速适应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所造成的分布区退缩或扩张,以减小灭绝风险。

    本次研究成果,也为新一轮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