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湖北新闻 > 大悟启动古民居抢救性修复 百年古民居将重焕生机
  • 大悟启动古民居抢救性修复 百年古民居将重焕生机

    时间:2017-11-02 22:44:06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

    图为:大山中,八字沟古民居正在修缮中。(图片由大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管理委员会提供)

    记者方琳 通讯员龚红焰

    昨日,记者驱车前往大悟县宣化店镇铁店村,在坑坑洼洼的山路间颠簸多时,突然豁然开朗,大悟第一高山五岳山脚下,一座座青砖黛瓦、飞檐斗拱的古建筑出现在眼前,与大山相依,雅致和谐。这片15年前被发现的鄂东北典型古民居——八字沟,经过近一年修缮,即将在今年底完工,恢复原貌。

    这一古建筑群来自华姓祖业。清光绪年间,华家以贩盐兴盛,在这里置业起家,建起了明堂、哨楼、围墙、宅院、水井等。门前,一口半月形的水塘,仿古城城池,塘的内侧均由大青石块所砌。三座大门楼庄重朴实,将建筑群分隔成3部分,分属华家3个儿子。从门楼进入,都是一重五进,石条、青砖、瓦檐、木桁、梁柱、雕花,齐整严谨,却又不失清新独特。院院相连、上下相接、曲径通幽,别有一番韵味。

    “你们看,这种三架梁、三斗一眠、带刀缝的工艺,都是当时民居中规格比较高的,是典型的鄂东北民居特色。”现场施工的工程师指着石墙详细地介绍,八字沟建筑全部采用青砖砌墙,黄泥密实,糯米蒸熟后同火灰捣匀拌浆,所以墙体坚如磐石。民居内的排水系统至今也很有效。

    整个建筑群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有15个院落,100多间房。屋后,一口水井依旧清澈,华家惟一仍住在此处的70多岁老人华永怀说,他吃的水仍来自这口井。八字沟的西北角,有一棵枝繁叶茂的五角枫,根系依然发达,需3人合围才抱得过来,已有300多年历史,被列为一级保护。

    八字沟是大悟县首批修缮的古民居。该县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颜洪涛介绍,大悟是从鄂豫两省四县(湖北孝感、黄陂、红安和河南罗山)各划一部分建县,又处于长江淮河流域,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县内许多山头的制高点都有寨堡,文物数量很大,仅古民居就有147处,其中保存完整且规模较大的有5处,分别是白果树湾、八字沟、九房沟、九重屋和双桥古镇。按照文物保护修旧如旧原则,今年初争取到相关资金,首先对八字沟进行抢救性保护维修。

    据了解,由于受资金所限,大悟古民居修复迟迟未能启动。明代建筑九房沟,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是中国第三批传统村落,鄂东北最大的古民居,目前仍有五六十人居住,损毁情况比较严重,初步估算,修复费用高达4000万元。

    业内人士分析,如今,许多民居仍属村民所有,为改善居住条件,相当一部分居民在原址进行改建,或乱搭乱建,有的弃旧居选新址,古民居无人居住或仅留老人居住,致使部分古民居不同程度毁损。这些情况,既给申报项目造成障碍,也给维修带来困扰,更给修缮后的开发利用造成困难。目前全国古建筑的保护修复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政府收回产权,综合开发利用,二是政府修好,百姓仍可居住,但居住时要约法三章,不得随意更改建设和破坏。这两种方法都需要资金支撑。如何让一砖一瓦留住历史记忆,仍是许多地区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