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湖北新闻 > 三人当选中科院院士 湖北院士增至73人
  • 三人当选中科院院士 湖北院士增至73人

    时间:2017-11-30 17:56:24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

    昨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2017年院士增选名单,含61名院士、16名外籍院士。我省武汉大学窦贤康、徐红星,武汉理工大学张清杰3人当选。

    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至此,我省“两院”院士增至73人,创历史新高,居全国前列、中部第一。新增的3名院士中,窦贤康为武汉大学校长,当选中国科学院地学部院士;张清杰为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当选技术科学部院士;徐红星当选数学物理学部院士,并以现年48岁刷新在汉院士最年轻纪录。此前,我省最年轻的院士是同样来自武汉大学的舒红兵,他现年49岁。我省年龄最大的院士是93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於崇文,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

    近年来,我省大力发展“院士经济”。仅去年,我省新建院士专家工作站115个,共有省内外118位院士、302位专家与402家企事业单位进行了技术对接,签订合作协议410多项,覆盖了全省市县和一大批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记者文俊、通讯员丘剑山)

    窦贤康:让雷达的“眼”更亮

    今年51岁的窦贤康,来武汉大学近一年的新校长。他长期从事中高层大气观测研究:研制出国际上第一台大气探测量子激光雷达;揭示中性大气与电离成分作用机制,在国际上首次在低纬地区探测到高达170km的热层钠层;首次提出若干大气波动影像中高层大气变化性的新机理,为中高层大气建模和精准预报奠定基础。

    中高层大气与空间环境的耦合一直是空间物理学的重大前沿问题,同时中高层大气也是中高空高速飞行器的飞行区域。但中高层大气气体稀薄,其中自由电子更为稀疏,导致各种遥感回波信号微弱,探测极困难。针对科学研究和军事应用的需求,解决中高层大气的探测问题尤为重要和迫切。

    围绕中高层大气最难探测的风场要素,窦贤康率领团队展开技术攻关,在国内率先实现对流层以上高空风场的激光雷达探测。利用新发展的自主技术,该团队构成了固定探测与流动探测相结合的高空风场观测系统,是国际上见于报道的仅有两个系统之一。

    中高层大气多时空尺度变化和全球星载测风,要求激光雷达更灵敏、更小型,这对传统激光雷达技术提出了挑战。当时还身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窦贤康想,何不将量子技术整合到传统激光雷达技术中,以提高激光雷达的信噪比?近年,他的团队通过攻关一系列关键技术,在国际上首次建成量子上转换气溶胶/风场探测激光雷达,开创了一种激光雷达探测新体制。

    最近,窦贤康领导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基于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的双频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获得空间分辨率为10米、时间分辨率为10秒的最高精度的风场探测。(记者 韩晓玲 通讯员 陈丽霞)

    1 2 3 下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