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湖北新闻 > 秭归屈原祠荣获“中华建筑文化奖”
  • 秭归屈原祠荣获“中华建筑文化奖”

    时间:2017-12-01 00:00:00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

    图为:秭归凤凰山上的屈原祠。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刘曙松摄

    湖北日报讯(记者别鸣)记者从省文物部门获悉,我国首届“中华建筑文化奖”10月底在北京揭晓,秭归屈原祠搬迁重建工程项目荣获二等奖,这是持续20余年三峡工程文物保护大行动中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

    屈原祠搬迁重建工程位于秭归县茅坪镇以东的凤凰山上,面向东南,与三峡大坝隔江对峙,紧靠秭归新县城,交通便利,实施内容主要由文物搬迁、文物重建、新建古建、仿古新建四部分组成。2002年省文物局指导委托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进行施工建设,至2010年1月16日竣工验收。如今,秭归屈原祠不仅成为长江三峡流域湖北段地面文物保护样板工程,同时成为长江三峡30个最佳旅游核心景点之一。“中华建筑文化奖”是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的专项奖之一,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传统建筑分会主持评选,旨在弘扬中华优秀建筑文化,倡导和鼓励广大从业人员建造更多具有中华文化内涵的优秀工程。本届一同获奖的著名建筑有钓鱼台宾馆、邓小平缅怀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等。

    屈原祠,让历史印记融入和谐自然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别鸣

    中国古代建筑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积累和结晶,由朴实到丰富,由白色到色彩斑斓,它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实物体现。屈原祠荣获“中华建筑文化奖”,正在于它的迁建不仅是一次工程上的尝试,更是对于文物保护工作中理论结合实践的一次探索。

    我省文物专家介绍,从原址秭归老县城东五里的唐代“屈原沱”,到重修于清代的“清烈公祠”,再到长江北岸的向家坪,屈原祠经历了多次修建搬迁,能否保持历史厚重感是这一工程设计的关键所在。

    北京建工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团队认为,屈原祠的搬迁重建不单单是一个形式再建造的过程,而是要在新的场所发挥其应有社会价值,因此,对文物表示应有尊重的同时,要把历史与当下、文物与现代、人的行为与情怀融合在一起。

    如今的秭归屈原祠,轴线布局坐西面东,附和楚文化中“尚东”的习俗。总体布局表现出强烈的山地建筑特征,建筑随山就势分布于8个台地之上,台地之间以石阶相连。建筑整体风格符合地方乡土建筑特色,同时力求表现楚文化的独特风韵。根据楚人认为自己是火神的嫡嗣、尚赤的习俗,建筑木构件装饰色彩方面以红黑色为主;屋顶鸟形脊饰、山墙及构件上的彩绘纹饰,几何纹、植物纹、动物纹等都反映出楚文化中对神鬼人的浪漫认识。道路的铺装仿章华台做法,用贝壳铺砌楚风的图案。绿化植被主要选择《离骚》《楚辞》中提及的植物。

    秭归屈原祠,证明了最好的纪念建筑物并不是简单地保留历史,而是让历史印记融入到自然和谐的现代场所中。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