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湖北新闻 > 5年开4家丹江口风味“农家乐” 浓浓乡愁敲开致富门
  • 5年开4家丹江口风味“农家乐” 浓浓乡愁敲开致富门

    时间:2018-04-28 15:26:23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陈健锋创业卖家乡风味

    4月25日,武汉市黄陂区新博村“武州盛天”农家乐内,客人满堂。28岁的店主陈健锋从中午十一点多钟忙到一点半。“日均营业额五六千元。”陈健锋说。

    陈健锋在武汉5年开4家丹江口风味“农家乐”,创业致富干得风生水起。

    “爱折腾”的年轻人

    2010年7月,100多户村民从丹江口库区搬迁到黄陂区新博村,陈健锋就是其中一员。

    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加之无一技之长,2011年,20岁的陈健锋去深圳打工,月收入1800元。不久他就辞职了,摆地摊卖小首饰。几个月下来,钱没赚到,他只得再回厂里打工。“打工赚钱后再摆地摊,没钱了再打工,如此循环七八次,仍没赚到钱,有时还睡在天桥下。”就这样,陈健锋在深圳折腾了两年。

    2012年9月,武汉市组织移民技能免费培训,陈健锋报名参加。3个月培训结束后,他顺利进入武汉一家连锁酒店上班。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节假日还要加班,经常零点后睡觉。工作很累,工资也不高,但在陈健锋妈妈眼中,儿子不折腾了,更懂事顾家了。

    艰难的创业梦

    然而,几个月后陈健锋又开始“折腾”了。2013年7月,他准备辞职自己开“农家乐”,妈妈第一个反对,觉得儿子“老毛病”又犯了。但陈健锋还是辞职了,说服妻子拿出结婚时存的2万元私房钱,加上从亲戚处借来的2万元,在家里开起了丹江口风味“农家乐”,起名“武州盛天”,主打丹江翘嘴白、均州黄酒、武当山珍等。

    创业伊始,陈健锋每天骑自行车几十里,挨家挨户发传单,见人就介绍自家餐馆特色,“那时周边四五个村的村民几乎都认识我。”他将菜价定得很低,几乎是成本价,有时干脆请人免费吃饭。

    尽管如此,“武州盛天”的生意仍难有起色,2013年底,本金亏完,还欠两万元债。妈妈、妻子都觉得坚持下去没有希望,但陈健锋坚持把“农家乐”开下去,为此他没少与她们拌嘴。

    为增加“卖点”,他将家里几亩承包地全种上豆角、茄子、青椒、小白菜等蔬菜,坚持不打农药,使用从周边村庄收集的农家肥。“那时客人不多,天一亮,他就下地种菜、摘菜,中午回家择菜、洗菜、炒菜,接待客人。”

    丹江特色+绿色蔬菜,价格便宜,吃完还能采摘一些青菜带回家。客人们口口相传,农家乐的生意一天天红火起来了。2015年底一算账,一年竟赚了十几万元。

    带动周边移民脱贫

    生意刚有好转,喜欢“折腾”的陈健锋又有了新想法。2016年4月,他把邻居的房子租下来,把“农家乐”面积扩大一倍。当时家人不理解,但事后证明陈健锋是对的,当年底获利40多万元。

    2017年8月,找到运营模式的陈健锋决定再“折腾”一把,接连在新洲、东西湖开了3家分店。由于特色鲜明,价格实惠,几家分店很快盈利。2017年底,4个店营业额600多万元,利润近200万元,共吸纳十多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就业,临时用工几十人。

    事业大跨步,最令陈健锋欣慰的是与妈妈、妻子关系大大改善。近两年,家里很少为生意问题争吵了,节假日,他还经常抽空带父母、妻儿外出旅游,先后去了杭州、丽江、连云港和神农架等地。

    “现在每天吃着家乡的饭菜,和家人和睦地生活在一起,同家乡移民一起奔富路,日子踏实又幸福。”陈健锋满足地说。(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祝华、通讯员戢琨、万骄阳)

    (责任编辑:陈剑)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湖北日报。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