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湖北新闻 > “虎宝宝”入学啦 汉口一小学喜迎9对双胞胎
  • “虎宝宝”入学啦 汉口一小学喜迎9对双胞胎

    时间:2017-04-10 21:35:57  来源:楚天金报  作者:

     

      今日,“虎宝宝”们踏入校园,背上书包走进教室,完成从幼儿园小朋友到小学生的转变。据了解,今年小学新生全部是2010年9月1日前出生,“虎宝宝”们开始上小学啦,家长们准备好了吗?

      今年双胞胎扎堆入学

      昨日,沈阳路小学进行学前教育。让现场老师和家长们觉得有趣的是,竟然有5对双胞胎到校报到,其中,三对是男孩,另外两对为龙凤胎。该校书记胡庆梅告诉记者,最近两年学校也有双胞胎,今年是最多的一年。

      5对双胞胎男孩聚在一起闹腾得不得了。一会你弄我一下,一会我再拍你一掌,转头又搂在一块儿亲热。每一对都穿着一样的服装,他们手拉着手,萌翻了。双胞胎兄弟李勃澄和王勃鸿特别友爱。弟弟王勃鸿将老师发的小红花不小心弄掉了,大哭了起来,哥哥李勃澄立刻将自己的小红花都给了弟弟,让弟弟破涕为笑。龙凤胎李思翰和李思涵十分乖巧,从头到尾,一直认真地听从老师安排。

      不仅沈阳路小学,记者了解到北湖小学今年新生中也有3对双胞胎,长春街小学有4对双胞胎报到;育才二小则迎来了9对双胞胎。

      如何辨认不混淆?沈阳路小学一年级二班有两对双胞胎,班主任说:“我根据他们的同桌来辨认。”北湖小学校长范永岁表示:“双胞胎的家长不容易,我们尽量把一家的分在一个班,方便家长接送。”

      玩游戏中认识新校园

      为了让“虎宝宝”们顺利报到,尽快转换角色,不少学校想出了新点子。

      在汉阳区玫瑰园小学(芳草校区),学校特意制作了6个人偶,取名为“六艺精灵”,分为“礼、乐、射、御、书、数”这6个角色。6个人偶在校园里迎接新生,引来不少家长给小朋友合影留念。

      为了让新生尽快熟悉环境,学校举办了“定向越野”闯关活动,孩子和家长们在校园里完成站队列、游操场、参观教师办公室、找到厕所、学用饮水机等任务。每到一处闯关成功,都会收获一个“玫瑰精灵”小胶贴,集满6个胶贴就代表孩子已经顺利完成“开学校园行”。在游戏中,对一切都觉得新鲜的孩子们蹦蹦跳跳,完成了“新生第一课”。“今天是孩子步入小学生活的第一天,为孩子在校园各个特色景观留影,这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记录,若干年以后还能与孩子一起回忆。”一年级新生家长罗女士很珍惜陪同孩子在校园里完成任务的经历,她说,希望孩子进入新的环境有一个好的开始。

      使劲夸奖搞定小萌娃

      “123,坐端正;321,请静息;678,闭嘴巴;小眼睛,看老师……”前日,在育才二小学前教育课上,一(3)班大多数小朋友都能够很好地完成老师的指令,但总还有一两个小朋友,要么是在玩手,要么是趁老师不注意就和新交的小伙伴聊起天来。“我现在要表扬小天同学,她做得非常棒!”班主任彭衡岚大声表扬着,坐在小天旁边的小泽同学一听到老师表扬自己的同桌,立刻停止玩手指,乖乖地坐好。

      室内训练之后是室外。在一(3)班门口,小学新生们在练习放学排队。男生和女生手拉手并排站好,两列队伍笔直地站成了两条直线。可是,还没维持3分钟,老师刚走到后排去调换位置,前排的小伙伴们开始说起了悄悄话。“下面我请一名小助手帮助老师排队。”彭老师将最爱说话的小锐叫了出来。小锐一听可以帮老师整队,兴奋地走出队列,认真协助老师排队,不一会,整个队伍就安静下来。小锐也被老师安排在很内向的两个孩子中间。“孩子喜欢表扬,使劲地夸他们,他们会做得很好。”彭老师笑着说着自己的经验。

      ■提醒

      开学后 家长应做这几件事

      开学后,新生家长们该做些什么帮助孩子适应小学生活?对此,育才二小校长李文华给出建议。

      首先,家长要学会放手,孩子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做。李校长说,现在很多家庭都是五六个家长围着一个孩子,替孩子包办一切,小学一年级是孩子独立的开始。家长要告诉孩子: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遇到问题和困难自己要想办法解决。

      其次,家长要有耐心。孩子才上学,遇到问题,家长不要批评孩子,要适当引导孩子。“孩子才开始上学,第一次上很长时间的课,对他们来说,一天很疲倦了,家长就不要再给孩子压力。要和孩子沟通、交流,帮助孩子度过适应期。”

      第三,一年级孩子开始拿笔写字,家长要注意孩子看书、写字时的正确坐姿,因为孩子正处在长身体阶段,若不注意,脊柱容易变形,不能躺着看书,不在光线很暗或很强的地方看书。“家长要告诉孩子,一双好眼睛比什么都重要。”

      最后,帮孩子交朋友。李校长说,每个孩子都有与人交往的需要,交往能力决定着孩子能否顺利建立集体归属感。家长要教会孩子和更多的同学交朋友,也可以邀请孩子的同学到家里玩,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记者董园园 李翌 实习生简涵 图/本报记者邹斌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