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湖北新闻 > 武汉公布诚意新政:大学生凭毕业证就可申请落户
  • 武汉公布诚意新政:大学生凭毕业证就可申请落户

    时间:2017-04-14 00:04:35  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

      诚意清单

      租房 20万大学生可拎包入住

      实习 在手机上申请见习岗位

      就业 1万个基层岗位供选择

      创业 初次创业免费提供场地

      长江日报讯(记者杨菁 通讯员李涛 张文涛 朱洋波)8日,武汉市“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留下来”系列专场活动在洪山区举行,首场活动进入华中科技大学,引来1500多名学子热情捧场。

      据悉,与前期举办的“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其他系列活动相比,“留下来”系列活动将更注重发布优惠政策、提供优质岗位等留住大学生的具体措施。

      “留下来”系列活动的首场由市委组织部、市招才局、洪山区委区政府联合主办。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公布了武汉市一系列留下大学生的最新政策,包括放宽落户条件、建设人才公寓、提供更多见习和就业岗位等。

      作为全市大学之城示范区,洪山区系统谋划,率先发布了“走进去、走下去、留下来、干起来”四大计划的13条实施细则,吸引大学生落户,并取得初步成效。

      作为演讲嘉宾,中科院院士丁汉、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虹信通讯总裁罗昆初、“创业红娘”刘玉、光谷联合董事长黄立平、3W咖啡创始人许单单与学子们分享了对创业就业的感悟,鼓励大家留在武汉寻求发展机遇。洪山辖区中建三局、马应龙药业等54家企业精选了1000个岗位,现场招聘。

      活动现场,洪山区发放了10把“青年公寓”钥匙,据悉,这是武汉市发放的首批人才公寓钥匙。这些公寓为租赁式,配套优良,可拎包入住。据介绍,武汉市每年建设和筹集50万平方米的人才公寓,五年内可满足20万大学毕业生居住需求,留在武汉创业就业的大学生,毕业3年内均可申请。

      愿意留下来还要能够留下来

      本报评论员

      选择留在一座城市,不仅取决于主观意愿,也有许多现实因素必须考虑。毕业后住哪儿、怎么找工作、创业难怎么办?这3个问题如今就摆在很多大学生面前。

      愿意留汉,还要能够留汉。有人会明确选择留在武汉,也有许多学生只是有一个潜在的意愿,这个时候,我们主动作为,为大学生们提供留汉就业创业的便利,首先可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人生选择充满了各种困惑,并非所有的机会都能透明地摆在眼前。对于许多大学生而言,城市里有希望,也充满未知数,许多人的城市体验是现实与想象的混合。主动留住他们,就是让机会更透明,譬如以具体的措施帮助、引导大学生熟悉我们的城市,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当下与未来,走进与融入城市发展的一线舞台,他们的选择也许就越来越清晰,而当他们真正作出留汉选择之时,已经少了各种障碍。

      “留下来”,从居住和就业帮扶入手,以便捷的落户服务为配套,解决的都是大学生最现实、迫切的问题,为的是让刚毕业的大学生更顺利、轻松地开启人生的新阶段。这样的“刻意人为”,是从大学生角度出发,想人所想,急人所急。大学毕业意味着社会生命的真正开始,不可否认,许多学生人生阅历尚浅,城市生活经验不够丰富,也会有许多物质上的困难,他们其实非常需要城市伸手予以帮助,为他们在城市立足搭桥铺路,实现平稳过渡。

      让大学生选择武汉,不是城市的一厢情愿,而是城市与大学生的积极互动。为大学生“留下来”想办法、有行动,其实就是城市主动参与到大学生的人生选择中去。选择一座城市,好比选择一种生活方式,好比选定一种人生方向,城市在这个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不是只能被动等待,也可以大大方方出谋划策,让大学生看到这里已经做好了迎接他们安家扎根的准备。

      拥有百万大学生的武汉,有着“母校”之地的先天优势,有不少学生有意愿留汉。作为全市大学之城示范区,洪山区刻意人为,系统谋划,率先推进“走进去”“走下去”“留下来”“干起来”四大计划。相信伴随着这样的诚意,必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留下来”,使武汉成为“大学之城、青年之城、梦想之城、创新之城”。

      全市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计划——留下来首场推进会走进华中科技大学

    54家企业在活动现场招聘

    1 2 3 4 下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