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湖北新闻 > 窗口等了1个多小时不叫号!这家单位被评为“十差”,两经办人扣发当月绩效
  • 窗口等了1个多小时不叫号!这家单位被评为“十差”,两经办人扣发当月绩效

    时间:2020-09-06 20:54:39  来源:  作者:

    楚天都市报9月6日讯(记者王荣海 通讯员武治庸)市民到窗口等了1个多小时不叫号,到号后却不立案;未尽到首问负责和一次性告知义务,导致办事群众不满。一个月收到两次差评,武汉市仲裁委办仲裁员工作处被列为武汉7月份“双评议”十差单位之一。记者近日从武汉市治庸办获悉,针对“双评议”发现的问题,武汉市仲裁委办仲裁员工作处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对两位工作人员提出批评教育,扣发当月绩效。

    窗口等了1个多小时不叫号!这家单位被评为“十差”,两经办人扣发当月绩效

    问题:窗口等了1个多小时不叫号

    7月20日上午9时40分,市民余女士来到武汉市仲裁委一楼大厅。当时一楼大厅共有4个立案服务窗口,分别为1号、2号、5号、6号,其中仅6号窗口立案秘书外出办事。由于现场其余窗口均有办事群众正在办理业务,余女士取了号后直到11时5分,才叫号。叫号后,立案人员审查余女士提交的立案材料后,没有立案。武汉市仲裁委办仲裁员工作处回访发现,余女士的案例,是满足立案条件的。

    余女士的涉案合同第十四条一款“……协商不成可提请当地仲裁委员会裁决解决”。由于业务掌握不熟,认为虽约定了仲裁解决方式,但“当地”的表述并不准确,不满足立案条件。但该案双方当事人均为武汉本地企业,“当地”的表述明确。综上,投诉人反映的问题属实。

    7月20日,市民王某反映“仲裁委工作人员办事拖拉效率低、流程繁琐、增加办事时长...”的问题。经核实,不满意项投诉人王某,该委一案的申请人刘某的配偶。该案于2015年8月审结。因刘某遗失裁决书,2020年7月16日15时,王某来该委办请求复印文书。当日15时19分前后,王某经前台人员指引来到立案窗口,询问如何办理相关业务,由立案秘书朱某负责接待。朱某未审慎核对案件信息,提供错误的秘书联系方式,且未尽到首问负责和一次性告知义务。后续接待的秘书,关于当事人请求查阅和复印案卷的处理流程、标准并不清晰一致。最终引起办事群众不满,给予“不满意”评价。

    整改:两位工作人员人被扣发当月绩效

    事情发生以后,武汉市仲裁委办仲裁员工作处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对两位工作人员提出批评教育,扣发当月绩效,并组织立案室同事召开分析研判会,对当时的情景进行复盘,认真分析总结工作中的不足,再次明确服务重点和服务流程。优化立案力量,调整立案人员。从其他处室引进一名具有十年工作经验的资深工作人员,以及具有较强法律功底且通过司法考试的硕士研究生,充实到立案岗位。加强业务学习培训。督促立案室完善半月例会制度,定期研究立案新情况和新问题,定期清理案件,加快案件的流转速度。完善半月集中培训制度,要求立案人员熟练掌握立案应知应会的内容,熟练掌握和运用立案指引、仲裁规则,及时跟踪与立案有关的法律新动态,新知识、新变化。强化立案现场的调度、调控责任。要求立案室负责人开展移动式管理、走动式办公,随时了解立案现场情况,做好有序调度,及时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第加强制度建设。再次细化、明确前台的岗位职责和首问责任制,明确现场立案咨询岗位职责,理顺部门之间的协同关系。完善《实施首问责任制暂行办法》,明确“即时服务、热情服务、文明服务、依法服务、全程服务、规范服务、高校服务、廉洁服务”承诺。出台《仲裁案件当事人查询档案试行办法》,方便当事人查询案件档案。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