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湖北新闻 > 健康产业成湖北创新力量“生力军”,近40个项目斩获省科学技术奖
  • 健康产业成湖北创新力量“生力军”,近40个项目斩获省科学技术奖

    时间:2021-02-26 13:46:00  来源:长江日报-长江网  作者:刘晨玮

    长江日报-长江网2月26日讯(记者刘晨玮 实习生吕雯婧)湖北创新力量中,健康产业是“生力军”。近日召开的湖北省科技创新大会上,2020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项目正式揭晓,记者梳理奖励项目目录发现,在327项授奖中,有近40例与大健康产业直接相关的成果获奖,省内知名医疗机构的身影频频可见,同时,也不乏由人福药业、健民药业等医药企业或生物技术公司负责的项目。

    去年6月开始,武汉在大健康领域的新项目、新进展跑出了“加速度”。

    6月,国内最大的医疗器械研发生产企业迈瑞医疗在汉基地正式开工,建成后将成为迈瑞医疗在全球的第二总部基地。8月,“知名企业湖北行”活动集中签约的30个项目中,不少是智慧医疗康养项目,其中就有稳健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稳健医疗第二总部。

    越来越多名企选择“跑步进场”,意识到武汉已经成为华中大健康产业核心聚集区。自2019年起,武汉已连续举办两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第三届健博会也将于今年4月份召开。

    记者注意到,在与大健康产业相关的获奖成果里,由在汉高校、医疗机构参与的项目约达九成,其中包括中医诊疗项目、中医药科研项目。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湖北省中医院均斩获了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可以看到,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为出发点,进而发挥创新的强大力量,“科技”这一元素在大健康领域中显得尤为重要。

    武汉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王全教授受访时提及,武汉作为龙头城市,应通过城市圈发挥带动作用,凸显不同城市的优势,推动大健康产业在全省均衡发展。

    “武汉拥有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雄厚基础和先天优势”,武汉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王全教授表示,武汉人口密集,老龄化问题不容忽视,而在收入持续增长的背景下,正是发展大健康产业的黄金时代。

    武汉的医疗、科研资源尤为发达,下一步发展的重心领域应该是最能体现科技力量的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领域。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就是核心竞争力”,在王全看来,武汉必须把发展大健康产业的科教优势发挥出来,而从成果到产品的落地转化,还需要政府积极引导,引进先进的市场机制,营造适宜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通过机制,把技术、人和资本整合起来,孵化创新产品,让科学技术手段在大健康产业发挥最大效力”。

    链接:

    多项获奖成果将用于临床一线

    目前,我国每年仅大器官移植数就近15000例。其中,肺移植在技术和管理难度上,堪称“器官移植之最”。

    供体肺离体后保存时间太短、围手术期生存率不高、移植术后康复时间长,是国内肺移植领域一系列难题。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肺移植团队聚焦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将供体肺缺血再灌注时间从6小时延长到12小时,实现三年内移植患者围手术期零死亡,肺移植后最短13天康复出院。这一研究成果斩获了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对提高肺移植成功率、扩大肺供体库、提升边缘性供肺移植的安全性及开展紧急救援性肺移植手术,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和社会价值。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肝脏外科张必翔教授团队主持的“肝细胞癌外科治疗策略的创新研究与临床应用”项目、泌尿外科刘继红教授团队主持的“勃起功能障碍诊疗的关键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项目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也是同济医院泌尿外科连续2年斩获湖北省一等奖。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熊斌教授的一项研究突破了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技术壁垒,可为恶性肿瘤的精准诊疗提供技术支持,被授予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胡豫教授完成的“多发性骨髓瘤的分子发病机制及精准治疗”等4项成果分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及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由湖北省中医院牵头,联合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湖北中医药大学等7家单位完成的“基于‘三因制宜’思想中西医协同防治艾滋病应用研究”项目,项目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该院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编辑:张靖】

    (作者:刘晨玮)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