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湖北新闻 > 武汉打响品牌培育战 到2020年打造50个国际一流品牌
  • 武汉打响品牌培育战 到2020年打造50个国际一流品牌

    时间:2017-05-10 23:15:30  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

    今天是首个“中国品牌日”,市质量强市办负责人昨日透露,我市已打响“武汉品牌”培育战,到2020年,打造50个国际一流品牌,发展100个国内领先品牌,培育200个地方性品牌;培训100名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培育500名潜心钻研、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武汉工匠”。

    今年1月份,我市就制定出《武汉市质量品牌提升行动计划(2017-2020年)》,目标是“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市场认可度高的武汉品牌”。目前,“武汉制造”涌现出一大批具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近5年来,我市9家企业荣获“长江质量奖”,信息技术、机械制造、医药物流等领域14家企业荣获“市长质量奖”,烽火科技、武大质量院、长飞光纤等3家企业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180家企业222个产品被评为湖北名牌,134家企业138个产品被评为武汉名牌。

    品牌建设纳入绩效考核

    我市实施质量品牌提升行动

    中国光纤光缆生产企业龙头老大——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

    5月2日,中国政府网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品牌日”的批复》。 根据《批复》,国务院同意自 2017 年起,将每年 5 月 10 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2016 年 6 月 20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的意见》,提出设立“中国品牌日”。

    《意见》强调,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由外延扩张型向内涵集约型转变、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的重要举措。要大力宣传知名自主品牌,讲好中国品牌故事,提高自主品牌影响力和认知度。

    今天,是首个“中国品牌日”。 为加快培育、提升、壮大质量品牌,形成推动质量品牌提升的长效机制,今年1月,我市制定《武汉市质量品牌提升行动计划(2017-2020年)》,表示“要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市场认可度高的武汉品牌”。

    当前,我市聚力加快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正在抓紧实施品牌基础建设工程,推行更高质量标准,提升检验检测能力,搭建持续创新平台,增强品牌建设软实力,推动武汉产品向武汉品牌转变,努力让更多的武汉产品、武汉品牌走向市场、走向世界。

    将品牌建设纳入绩效考核

    “品牌的打造以质量为基础,品牌的创建离不开质量保障。我市已将品牌建设纳入质量强市创建各相关责任单位的绩效考核中。”昨日,就首个“中国品牌日”,市质量强市办负责人表示,质量强市是由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协同、企业参与方式推进的,武汉正努力向更高“版本”升级,让“质量”成为全社会的主动行为,实现社会共治。

    今年初,我市制定了《武汉市质量品牌提升行动计划(2017-2020年)》,建立领导推进、考核评价、品牌创建、政策保障 “四大机制”,强化品牌培育。

    据介绍,建立考核评价机制,是将武汉市质量品牌提升行动计划纳入各区及相关部门绩效管理目标任务体系,作为衡量质量品牌工作开展情况的重要参考依据。市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及时将工作亮点、阶段性成果及推进计划等信息,定期报送市质量强市办。市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听取提升行动工作汇报,加强对提升行动工作的指导、督查和考核。

    下最大气力抓全面提升质量

    “今年,我市将着力提升激光器及装备、纺织服装、食品相关产品(食品用工具、容器)、建筑材料(水泥输水管、水泥预制件、砌块)、电线电缆、验配眼镜,以及旅游、养老、物业、餐饮等行业质量水平。”市质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下最大气力抓全面提升质量,力争重点地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达到94%以上,重点领域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指数达到75以上。

    积极开展企业质量帮扶。持续推进中小企业质量能力提升工程。精心遴选200家以上发展潜力较大的中小企业开展质量帮扶,着力打造一批具有独特比较优势、质量竞争力强的“隐形冠军”和“小巨人”企业。

    健全质量激励约束机制。完善考核办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争取将质量工作全面纳入市绩效管理。建立企业质量信用档案,开展质量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定期发布“红黑榜”。持续推进“质量信用金融+”活动,扩大企业质量信用应用范围。

    构建全社会质量共治体系。健全质量工作协调机制。推动部门协作,构建产品质量监管部门联动机制。充分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加强行业自律,推进行业整体质量水平提升。引导企业树立质量第一意识,发扬工匠精神和企业家精神,落实质量主体责任。

    制定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实施“武汉名品”培育工程,构建“武汉名品”标准体系,培育武汉制造品牌,引领武汉制造向高品质发展。支持企业争创中国质量奖、长江质量奖和湖北名牌。支持有条件的区和开发区争创国家级、省级知名品牌示范区。

    梯次推进品牌创建

    按照“地方性品牌—国内领先品牌—国际一流品牌”的思路,建立品牌建设推进机制,分类别、分层次建立品牌培育库,实行有计划、有重点的培育发展,形成争创一批、培育一批、储备一批的发展格局。

    对国内已有一定知名度,具备相当生产规模和市场覆盖面的企业和产品,鼓励其中具备国际化潜力的企业推进国际知名品牌建设,引导其开展国际化经营,逐步建立国际化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体系,争创国际品牌。

    对在国内知名度一般,但在国内同行中有一定影响和市场占有率的企业和产品,要增加科技投入,增加品种档次,争创国内品牌。

    对知名度不高,生产规模不大,但市场前景广阔,发展后劲比较强劲的企业和产品,促其加快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争创地方性品牌。

    发挥品牌建设企业主体作用

    据介绍,我市实施质量品牌提升行动,鼓励企业围绕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和营销服务全过程制定品牌发展战略。支持企业加大品牌建设投入,增强品牌营销策划、传播宣传、风险控制、危机应对能力。引导企业强化品牌竞争意识,重视品牌国际化,加强品牌创新,塑造企业文化,培养顾客忠诚度。引导企业诚实经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断提升品牌形象。

    同时,我市还将从提升标准水平、提升检验检测能力、打造一体化服务模式、构建质量大数据等方面,夯实品牌质量基础,从加大品牌保护力度、加强品牌诚信建设、加强品牌文化建设、加强宣传推广等方面优化发展环境,通过助推中小企业成长、推进集群品牌建设、发展品牌经济,发挥品牌带动作用。

    2017年—2020年我市质量品牌提升五大重点行动计划

    ■ 国际一流品牌打造计划

    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环保等千亿级产业,汽车、光纤光缆、光电子、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服装服饰、家用电器、食品等消费品领域为重点,每年制定国际一流的产业标准20项以上,加快构建武汉标准体系。到2020年,制定国际一流的产业标准100项以上,制造业、农业、服务业和工程领域的企业为主或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5项以上,国家标准80项以上。

    ■ 全国知名品牌培育计划

    围绕我市光电子、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环保、化工、机械制造、食品、服装等优势行业,遴选一批潜力企业,帮助企业完善计量、标准及质量保证能力,夯实质量技术基础,提升质量检测能力;鼓励企业组建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充分利用我市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资源优势,由政府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帮助企业积极采用新技术,增加产品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档次,塑造产品品牌形象,使企业品牌尽快由地方性品牌成长为全国性知名品牌。

    ■ 战略新兴产业品牌成长计划

    围绕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领域,提升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加大科技投入,建设一批公共研发、设计和服务平台;在技术改造项目中优先安排新产品研制、产品共性质量问题攻关和产品公共质量保障能力建设等项目。从全面质量管理、标准化、质量检验、计量检测等方面开展全员质量培训。支持300家科技型、成长型中小企业全面提升质量保证能力。

    ■ 品牌宣传计划

    从2017年起,每年组织开展一次消费者喜爱的“武汉知名品牌”产品评选及满意度调查活动,提高我市品牌知名度和市民对品牌的关注度。发布品牌价值排行榜单,每年对100家企业开展品牌价值评估活动;在地铁、公交、火车等公共设施站点统一设立武汉知名品牌宣传专栏,有计划分批宣传,提升武汉知名品牌知晓度。

    ■ 人才培养计划

    大力引进品牌管理专业人才,培育造就一大批技艺精湛、技术高超的技能人才。从企业、社会中选拔一批长期从事质量管理工作的专家,定期开展免费培训、经验交流、专业研讨,提升专家队伍水平。在深入推进黄鹤英才(高技能)计划、首席技师和技能大师培养选拔等工作的基础上,实施“工匠培养计划”,每年全市培养选拔100名“武汉工匠”。(记者唐煜 通讯员胡琼之)

    (责任编辑:陈剑)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长江日报。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