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湖北新闻 > 长江救援志愿队设19个值守点 6月至今已救36人
  • 长江救援志愿队设19个值守点 6月至今已救36人

    时间:2017-07-28 20:01:00  来源:长江日报  作者:

        27日,长江救援志愿队东风支队值守点,备有救生圈、救生杆、抛绳等不少救生设备 记者刘斌 摄

    网民:又到夏天,每年长江都吞噬不少人,虽有所警觉,却无能为力,码头四周的警示标语容易被人忽略。手边若是没有救生器材,一条生命几分钟没了,令人痛惜!建议重视武汉沿江救生器材的设置。

    【记者探访】

    6月至今已救起溺水者36人

    炎炎夏日,越来越多的市民前往长江和汉江游泳消暑,水上安全成为“节令担忧”。据了解,两江四岸共有19处警情高发地,27日上午,长江日报记者对其中的3处险段进行了探访。

    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江汉二桥东风险段,这里是汉江的弯道区域,水流湍急,发生溺水事故的危险指数较高。在江边的一棵大柳树下,四五名男子就着绿荫,泡在江水中,惬意地享受着清凉。

    距离大柳树10多米远处,是长江救援志愿队东风支队的值守点,队长郑慧芳拿着一只高音喇叭,不时高声提醒:“请大家注意安全,照看好自己的小孩和随身物品。”江岸边的护栏上,则挂着5只游泳圈、1根救生杆、一包救生绳。5名队员不时沿江巡查,一旦发生险情,便立即展开营救。

    就在6月26日上午9时许,队员韩光新便救起过一名轻生女子。当时他正在江中游泳,突然听到岸边群众大声呼喊:“有人溺水了!”韩光新飞速游上前,将女子救上了岸。当时女子已无呼吸,韩光新做了5分钟心肺复苏后,终于将女子救了过来。

    10时许,记者来到汉正街险段。水上公安分局治安大队民警袁俊武介绍,汉正街险段江水清澈、风景优美,每天晚上6时以后,百余米江段挤满了游泳的人。除了配备游泳圈、救生衣等救援物资外,水上分局的水警还每日开着巡逻艇在江面巡查,劝阻游泳者勿入深水区。

    11时许,记者来到武汉轮渡王家巷码头,这里是长江水域,水深浪急,且易形成回流。在码头的桥墩上,固定摆放了数个游泳圈,长江救援志愿队王家巷支队的队员们在此长期值守。

    长江救援志愿队队长张建民介绍,除了日常的巡查救人,长江救援志愿队还走访了26所中小学,义务宣传安全防范及水上救援知识。“近年来学生溺水事故明显减少了,溺水者多为意外落水。6月至今,我们已成功救起36名溺水者”。

    【部门办理】

    19个值守点分布在易发溺水江段

    长江救援志愿队义务进行水上救援活动,在两江四岸共设有19个值守点。袁俊武介绍,19个值守点分布在19处容易发生溺水事故的江段,是根据警情数据研判设置的。

    “长江、汉江在我市的岸线共有400多公里,但很多区域不适合下水,游泳的人很少,警情较少,不适合设置值守点。”水上公安分局根据警情,于2013年设置了8个值守点,2014年增加到12个,2016年增加到15个,今年又新增4个,目前共计19个值守点。

    袁俊武介绍,19个值守点均建立了完善的工作制度,志愿者中有党员,有普通群众,还有入党积极分子。入夏之前,水上公安分局发放给长江救援志愿队200多个救生圈、80根救生杆,以及多个抛绳包、照明装置等救生设备。每年也有社会机构捐赠救援物资,但这些设备损耗大,不少在使用的过程中弄坏了,还有的则被人拿走,“一个夏天过完,一般会损耗大半”。

    水上分局表示,救生设备损耗后会予以补配。另外,不少部门都很支持长江救援志愿队,今年汉阳区文体局赠送了300个游泳圈,民政局也赠送了一些物资供救援使用。

    (责任编辑:余凌云)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长江日报。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