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湖北新闻 > 民营曲艺社团天乐社十年艰辛耕耘武汉相声市场
  • 民营曲艺社团天乐社十年艰辛耕耘武汉相声市场

    时间:2017-08-05 19:36:47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

    图为:天乐社的节目三分之一是原创。

    走进武汉工人文化宫,抬头即见“天乐社”匾额,室内装修古色古香,红木戏台上,一桌,一扇,道具简单,在台上相声演员说学逗唱的卖力表演中,一个个欢乐的夜晚被打开。

    10年2600多场场地换了5处演出不落一场

    从每周一场,到每周两场,到现在每周四、五、六,天乐社雷打不动有演出。

    7月28日晚8点,年轻演员肖黎君、周澍皓身穿长袍大褂,一个捧哏、一个逗哏,表演原创相声《90后的故事》,肖黎君令人惊叹的B-BOX实力表演,瞬间点燃现场。随后,班主徐永刚亲自上阵,与徒弟钟豪合说《黄鹤楼》,标准的京腔,包袱不断,台下人不多,但欢笑声满堂。

    徐永刚从小爱相声,说25年了。谈及天乐社的10年,他说,“一路磕磕碰碰,但快乐,要不也撑不到现在。”天乐社是武汉首家民营相声团体,2007年开业,10年来表演2600多场,从汉口解放公园,到武昌司门口、武昌区老龄委,再到长春观素菜馆,如今的武汉工人文化宫是第5站。

    场地不断换,演员也在变,演出却没断。“搬哪儿观众追到哪儿,让我们很感动。”铁杆粉丝不离不弃,令徐永刚动容。

    还在司门口演,一天大雨,空荡荡的观众席就一人,上海来的游客,姓干,徐永刚笑称“这不是一般演出,这是领导审查!”尽管如此,他们在台上仍卖力演了2小时,干先生看得津津有味,并从此成了朋友。天乐社9周年时,干先生特地从上海赶来捧场。

    不断创作新节目“国学相声”成亮点

    当初一起创建天乐社的伙伴改行了,让徐永刚欣慰的是,徒弟们仍爱相声,今已都成台柱子了。

    徐永刚带过20多个学徒,至今留在下的有10来人,他们都有自己的事业,有卖电器的、主持婚礼的、跑运输的,白天上班,晚上说相声,每场必到,主业副业两不误。目前另有12名学员,最小的15岁,最大的30岁,都是主动找上门的,以前徐永刚不收费,一些学员就很随意,遇点困难就放弃,现在收500元学费,徐永刚说,“这个门槛就是表个决心。”

    徐永刚手把手教徒弟,先去台下学领掌,而不是拿着台词死背,“学会听、学会看,把掌鼓到点子上,恰当调动全场气氛,并非易事。”之后才练基本功,磨嘴皮子,最后才是学抖包袱。

    “相声没诀窍,就是多练。”徐永刚说,此外每人每月至少拿出两个新节目,要将最近看到的新鲜元素、最流行的歌、最走红的段子拿来切磋。天乐社的节目中,三分之一是原创。

    徐永刚的相声素材,源于四大名著之类的传统国学,或新解、或戏说,融入生活案例,以说学逗唱的方式诠释,令人耳目一新。对相声界曾经的低俗,徐永刚说要把观众当亲人,“台下坐着你的兄弟姐妹,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心里自然有分寸了。”

    曲艺小剧场新生力量 焕发活力

    “来了就不想走,点赞!”“2个多小时笑声不断,意犹未尽!”“家人看得目不转睛,笑得前仰后合,值了!”这是网友对天乐社的评价。不少人第一次发现,武汉也有这么有趣的相声!50元一张门票,10元一份茶水瓜子,价格亲民,演员卖力,都是天乐社有口皆碑的原因。

    作为“掌柜”,徐永刚说,看过的都说好,但上座率仍时冷时热,“做宣传不是我们的强项。”观众中曾有个网络大V,自发为天乐社做了一阵宣传,结果3个月场场爆满,100个座位不够,临时又加110个。但眼下这个暑期又成了淡季。

    据了解,前些年,武汉还有一家以传播相声文化为宗旨的亦言堂,曾在解放公园开过一年茶馆,表演相声。亏损严重,转型了。如今,除了武汉说唱团是湖北省唯一国营曲艺表演团体,天乐社是武汉民营相声社团的独苗。

    相比之下,天津、西安等地,民营相声茶社非常活跃。天津有相声茶馆30多家,表演团队10多个,相声演员200多人。北京德云社、西安青曲社等,依托当地旅游资源,成为外地游客的好去处。

    徐永刚坚信武汉人是爱相声的,“想当年,民众乐园的曲艺多么红火!”

    据了解,目前乐天社这样的曲艺小剧场,全国有近500家。中国曲协评价它们说:新生力量,焕发活力,对探索经营性文化产业道路,推动曲艺艺术繁荣起了积极作用。(记者海冰 实习生施含露 通讯员李莉娜)

    (责任编辑:肖进安)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湖北日报。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