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苏新闻 > 南京溧水以“小农水”项目为抓手 交出一份民生水利的答卷
  • 南京溧水以“小农水”项目为抓手 交出一份民生水利的答卷

    时间:2017-05-26 22:02:34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事关群众福祉和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溧水区水务局扎实做好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把惠民实事办好、办实、办到位,确保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色,交出一份民生水利的合格答卷。

    河道、水库、大型泵站被誉为农业灌溉系统的“大动脉”,“小农水”项目则被称之为解决农田灌溉的毛细血管。相较于重点水利工程动辄上千万元、高则几亿元的投资,农水项目具有着投资较小、类型多的特性,被惯以“小农水”称之。然而,正是这“小农水”项目却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无一不显示着“大民生”。近年来,溧水区水务局以“农水项目”为抓手,在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等方面戮力前行,为“美丽乡村”、“水美乡村”建设添砖加瓦,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石湫环山河是溧水的一张生态名片,但是七八年前的环山河却空有一弯碧水,水利设施老化,防汛道路不通,周边环境脏乱差。为让环山河这个深藏闺中的小家碧玉绽放出独特的魅力,水利部门联合其他相关部门,以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的建设理念,着力打造人水和谐的幸福美丽环山河,使环山河呈现出勃勃生机。焦赞石村、王家庄村先后被南京市评为市级“水美乡村”,2014年 “湖山串珠”入选溧水新十景,2016年环山河被水利部评为全国才五家的2015年度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清洁小流域建设工程。

    土塘位于永阳街道湫湖村,是下游几百亩农田的主要灌溉水源,但是由于建筑物年久失修,塘坝渗漏、淤积严重,再加上紧邻246省道和湫湖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016年溧水区水务局将土塘列入首批重点塘坝综合整治项目。通过疏浚塘坝、加固坝埂、改建涵洞和溢洪道,土塘焕发了新的活力。现在的土塘水清、岸绿、坡平、景美,成为省道246旁一道靓丽的风景。韦家大村的韦福生大爷直夸这个工程搞得好,环境变好了,塘坝不漏了,农田灌溉更有保障了。

    据了解,遍布溧水区农村的河道河塘、翻水线、小抗旱站、排涝站改建等民生工程,往往涉及老百姓家门口的一塘水、农田灌排的“最后一公里”,体量小但是关系大。下一步,区水利部门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开展的“以上率下、担当作为”以及“大走访”等活动,深入基层一线,充分了解百姓所需所盼,以“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精神,踏实、务实工作,为强富美高新溧水做出水利人应有的贡献。

    张锦花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