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苏新闻 > “走”出转型升级路 “访”出征纳鱼水情 南京地税大走访工作纪实
  • “走”出转型升级路 “访”出征纳鱼水情 南京地税大走访工作纪实

    时间:2017-08-07 20:27:07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

    中国江苏网8月7日讯 7月的南京城,正值炎夏酷暑,热浪袭人。高温难耐的天气,让很多人对室外活动望而却步。然而,南京地税的税务人员却以“大走访”活动为契机,纷纷走出办公室,来到纳税人的公司、家中,现场了解税收疑难,即时提供税收帮扶,用实际行动谱写出征纳双方的鱼水情。

    以人为本,优化纳税服务

    谈起纳税服务,从税20多年的税务人员老陆十分感慨:“在税收管理时,只有换位思考、将心比心,针对实际需求,对症下药,才能赢得纳税人的理解和认可。”

    前不久,老陆接到残疾人小高有关个税申报的咨询电话。得知小高腿脚不便,老陆当即决定上门走访,提供实地税收辅导。在小高家中,老陆手把手地指导、面对面地介绍,帮助小高系统学习个税政策、申报程序以及注意事项。困扰小高的税收难题迎刃而解,小高竖起了大拇指:“没想到税务人员会主动来我家,为我提供这么周到贴心的税收服务,以后我再也不会为涉税问题犯愁了!”

    这是南京地税践行“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一个缩影,在南京地税的日常税收管理中,也处处体现着“人性化”的关怀——对于办税高峰人群拥堵的问题,制定应急梯队预案,安排人员轮班轮值,畅通绿色申报通道;对于涉税突发状况和重大事项,科所联动,启动大厅争议及时响应制度;对于纳税人的税收咨询,成立并深化税企QQ群、微信群的应用,在线提供税收咨询服务,征集纳税人的涉税需求和服务反馈。据统计,上半年南京地税收到咨询总量29万条,其中在线解答纳税人提出的各类问题4.6万条。

    减负增效,助推转型升级

    税收职能,不应限于收好税,更要服务发展大局。如何推动科技创新,落实供给侧改革,发挥税收“调节器”的作用,是南京地税人一直思考并为之努力的方向。

    作为高科技制药企业代表的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多年来,通过科技研发和自主创新,取得生产批件、临床批件共50余项,其中有10个产品获评江苏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市场份额连年攀升。在海陵药业“科技强企”之路上,也经常出现税务人员的身影。近期,税务人员就来到企业,上门为其提供专门的税收辅导。公司财务总监坦言:“公司是研发型医药企业,研发费用的先期投入较大,多亏有了税务人员的帮扶,让我们用足用好用全税收优惠政策,使我们能够减负前行,轻装上阵!”

    倡导科技创新,引导企业转型升级,一直被地税人视做责无旁贷的义务。为此,南京地税充分发挥工作主动性、针对性和创造性,在进行大走访送服务的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将网站、微博、微信作为纳税人学堂的延伸阵地,提供 “掌上”辅导与服务。

    量身定制,护航“一带一路”

    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有着“世界第一门”的美誉,占有全球轨道车辆自动门产品第一的市场份额。提到公司取得的成绩,康尼机电的张会计深有感触:“公司享有的盛誉,离不开税务部门如影随形的税收支持。随着海外市场的开拓,来自国际税收的风险也日益提高,南京地税给了我们强有力的涉税支撑,帮助我们驶入‘一带一路’的快车道。”

    从组建专家团队,到整理国际税政;从逐户了解企业及行业信息,到建立“走出去”台账;从与国税、外管局等部门开展数据交换,到梳理收付汇数据;从跟踪项目进展,到发送风险提醒……在服务“一带一路”的过程中,南京地税从未松懈。纳税人亲切地说:“披上税务人员所做的‘税收嫁衣裳’,我们‘走出去’的每一步都很踏实。”

    南京地税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大走访提供服务、搜集纳税人意见建议,我们深觉要做的事还有很多。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深化税银合作,完善纳税信用评价,纵深挖掘‘互联网+税务’,以便民、利民、为民为出发点,为纳税人出实招、办实事、见实效。” 戴飞 王向东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