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苏新闻 > 水清岸绿环境靓 百姓休闲新去处
  • 水清岸绿环境靓 百姓休闲新去处

    时间:2017-08-09 19:51:12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

    沿河漫步看风景、欣赏南唐文化墙,还有健身广场可运动……在内秦淮河东段(逸仙桥至东水关),秦淮区在完成河道清淤、岸坡整理工程的基础上,于今年启动环境综合整治,贯通步道,并对河岸景观进行提升,为市民打造出一片水清岸绿的美丽环境。

    36台增氧曝气装置提升水体自净功能

    此次秦淮区内秦淮河东段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实施范围北起逸仙桥,南至东水关遗址公园,长度为2200米,河面平均宽度约30—40米。据悉,本次整治主要内容包括河道清淤、岸坡整理、河道两侧景观绿化改造提升等。景观设计从传承历史文化角度出发,沿秦淮河建成集体验、观赏、游览、休闲、健身于一体的具有独特景观特色的生活休闲走廊。河道景观呈现“一轴、三段、多点”的整体布局结构:“一轴”即河道红线内逸仙桥——东水关公园段;“三段”即逸仙桥——复成桥、复成桥——大中桥、大中桥——东水关公园;多点指沿河两侧街头公园绿地。

    建设单位南京壹城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现场负责人杨霏介绍,根据内秦淮河河道特点,壹城集团与市水务局、设计单位、相关专家研究制定清淤实施方案,经多轮考察,最后采用环保绞吸式水下清淤工艺,对水下淤泥进行绞吸,通过沿河布管将淤泥输送至淤泥干化站,由干化设备将泥水进行分离碾压,最终形成淤泥干土进行外运。

    目前,在内秦淮河逸仙桥至东水关段,市民可以看到河里有车轮状的物体一边转动一边喷洒水花,这是为改善水质在河道内增设的增氧曝气装置,沿河一共安装了36台这样的装置。“它们能给水体增加含氧量,有利于水生物存活,增加水体的自净能力。”杨霏说。

    步道贯通市民可亲水近水

    逸仙桥至东水关段分布着居民小区和单位,靠近岸线的二级步道上原先遍地杂草,靠近居民区的一级步道则被违建占据。此次整治中,通过拆违,让出河道蓝线,并清理杂草和垃圾,打通步道。在铺设一级步道工程中,建设单位引入海绵城市理念,用透水混凝土铺装,有利于雨水渗入地下保护植物。二级步道在截流沟上用石材铺装,便于居民通行、亲水。

    记者从逸仙桥绿地进入步道,岸边的水榭里坐着休憩的市民,“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但以前环境不好,只能远看,现在水干净了,河边环境也好了,我们傍晚经常来这里坐坐乘凉。”家住三条巷的许大爷说。在龙蟠中路一家单位工作的陈女士说,以前中午休息时,她和同事都会出来沿河散步,但是河边走着走着就走不通了,河边杂草、垃圾也多,看着不舒心,现在好了,不仅步道贯通了,沿线还有绿地,环境比以前好了很多。

    沿河漫步,记者发现沿线打造了不少绿化节点。沿河原先的岸坡植被稀疏、杂草丛生,养护不到位。此次整治中,长势不好的植物被修剪和移植,建设单位根据彩化、美化的原则,补植了小型灌木,“我们新增了高杆月季、垂丝海棠、樱花、茶花、红枫等植物,一方面增加花的品种和色彩,另一方面注意引进的植物不能对岸线环境、河道水域产生影响,不能对居民造成干扰。”杨霏说。

    沿河广场成居民休闲好去处

    此次整治还对沿河绿地和广场做了景观提升。在逸仙桥广场,建设单位对市民休憩的亭子做了出新,地面重做了铺装,还为几棵大树做了树池以保护树根,河边风景更美了。

    逸仙桥广场旁,有一处健身广场,虽然暑热未消,但已有不少市民在锻炼身体。杨霏告诉记者,之前健身广场上是水泥地面,整治后改造成了塑胶路面,广场上还增加了坐凳和绿地,便于市民休息。建设单位为了能让更多居民参与锻炼,在改造中还贴心地增加了三位扭腰器、双位漫步机等健身器材。由于附近居民中老人较多,在对广场进行改造时,充分听取了居民意见,比如单杠和双杠不能太高,要便于老人使用。

    景观建设中贯穿南唐文化

    由于内秦淮河东段是南唐先主李升挖掘的护城河,此次秦淮区在内秦淮河东段环境整治中,通过调阅文献资料和邀请相关专家座谈等形式,深入发掘其历史内涵,融入南唐元素,展现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增加沿河环境的古韵风情。

    从逸仙桥至大中桥,以历史时间为轴线、桥梁现状为自然分隔点,通过诗词、绘画、雕塑等艺术元素,依次反映南唐的历史与兴衰。在逸仙桥广场,有一幅南唐时期的南京城区地图,并以“玄津朝阙”代表南唐文化的兴起;在玄津桥南侧,有一幅以瓷板画形式表现的韩熙载《南唐夜宴图》,表示南唐文化的兴盛;在近复成桥处用“南唐清秋”表示南唐的诗词文化;到了大中桥,则用“城濠变迁”,以悲壮的诗词表现南唐的衰落。从逸仙桥沿河边漫步,一路可细细观赏《南唐夜宴图》、南唐陶俑、李煜雕塑,品味“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意境。

    据介绍,待秦淮区内秦淮河东段环境整治工程全部建成后,市民可以沿着内秦淮河从逸仙桥走到夫子庙。未来还会增加水上游憩码头,乘坐游船画舫静赏秦淮风景。随着水质的改善和景观的提升,来河边休闲锻炼的居民也越来越多。市民在享受滨水绿色空间的同时,可以感受秦淮母亲河所蕴含的历史文化魅力,让河道成为居民身边文化味十足的“秦淮水系流域花园”。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