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江苏新闻 > 电动自行车成载客运营“黑车”交警便装频繁出击,车主“不怕罚”成难题
  • 电动自行车成载客运营“黑车”交警便装频繁出击,车主“不怕罚”成难题

    时间:2017-08-28 16:28:21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王茸

    交警便装频繁出击,车主“不怕罚”成难题

    “锁定目标,拦下2辆车,请求增援。”

    “马上就到!”

    8月22日,地铁3号线小市站出口,几名便衣男子挡住五六辆电动自行车的去路。几分钟后,两辆警车驶来,身穿制服的交警站在了电动自行车骑车人面前。

    眼前这一幕如同电影中警方抓逃犯,然而,这并不是电影,而是交警六大队民警查处长期在地铁站出口揽客载人的电动自行车。

    “若不是让部分民警身穿便衣拦截,估计还逮不到这些见警察就跑、警察一走就来的‘老油子’。”交警六大队执勤四中队中队长张玉华说。

    6名交警身着便衣,查到30多辆问题电动车

    22日早上8点,交警六大队6名民警身穿便衣,来到中山北路和燕路路口,这里有地铁3号线小市站。

    此时正是早高峰,路上车很多。就在地铁站3号出口处,八九辆踏板式电动自行车一溜排停在路边,这段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行,因这几辆车占据了部分车道,不少过路的电动自行车只能往路中间骑,与机动车“争地盘”。

    在马路对面的地铁站4号出口,也有六七辆电动自行车停在非机动车道上,其他过路的电动自行车纷纷降低车速避开它们。

    这时,一名年轻女子从地铁站4号口出来,站在路边,一中年男子靠上前说了几句话,女子随即跟着他往一辆黑色电动自行车走去,男子先坐上车,女子也准备上车。

    在3号出口,几名男子正不停地上前拦住出站乘客,似乎在劝说什么。

    “出动!”

    一声令下,6名便衣民警分成两路,来到地铁站3号和4号出口,并掏出了警官证。

    见交警来了,这些电动自行车骑车人纷纷准备逃窜,不过民警抢先一步拦在他们前面,挡住了去路。很快,两辆警车赶到,见自己逃不掉了,这些电动自行车骑车人只好耷拉下脑袋,接受处罚。

    当天,交警六大队对地铁3号线小市站的电动自行车占道待客和违法载人的交通违法行为共突击查处5次,出动警车10台次、警力50人次,处罚非机动车乱停乱放20余台次,非机动车不按规定载人10余次,暂扣非机动车2辆,拆除遮阳篷8个、违法加装电瓶2个,此外,还有4辆摩托车因违反禁令标志指示被处罚。

    “黑车”车主擅长“打游击”,交警查处不容易

    “一天能查处这么多问题电动自行车,真是太不容易了。”张玉华说。

    他说,自地铁3号线开通以来,随着客流量不断增大,每天早晚高峰,小市站前都会聚集不少电动自行车,车主见到出站乘客纷纷上前揽客。

    “和燕路周围有产业园,还有金桥、玉桥等批发市场,一些市民赶时间或图方便,下地铁后乘坐电动自行车前往目的地,每次价格5—10元不等。”民警周德介绍说。

    然而,电动自行车只能载12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且这些车辆停在路边,也影响到道路通行秩序,因此,常有市民拨打12345投诉。

    交警六大队民警也经常对这些拉客黑车进行查处。被逮到一次两次后,黑车车主们都有了“经验”,看到交警就远远躲起来,或是骑着车在附近转圈。待交警离开,这些人又立马杀个“回马枪”,继续在路边违停待客。

    这样的“游击战”几乎每天都要在地铁3号线小市站出站口上演,有时车主跑得慢、或没看到交警,才会被逮个正着。

    违法成本低,电动自行车载客屡禁不止

    这些黑车车主并不怕交警,“很多车主都是‘熟面孔’,被我们罚过多次,但我们一走,他们依然在地铁站前做生意。”周德说,他曾在一天之内对一名黑车车主开出了3张罚单。

    为何他们不怕罚?一位交管人士透露,因为违法成本低。

    据介绍,交警对这些用电动自行车做载客营运工具的车主主要通过三种方法管理:非机动车违法载人、乱停乱放、加装遮阳顶棚。只要发现有电动自行车存在这三种交通违法行为,就可以进行处罚。

    根据相关法律,电动自行车载12岁以上的人,罚款20元;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罚款20元;电动自行车违法安装遮阳顶棚,罚款20元并要求拆除顶棚。

    “20元罚款对这些黑车车主来说,拉两三趟生意就能赚回来,所以他们宁愿被交警处罚,也不愿意放弃生意。

    那么对这些用电动自行车做载客生意的车主们,有没有更好的管理办法?一位律师表示,用电动自行车载客涉嫌非法营运,交管部门可与交通部门联合查处。

    也有法律人士认为,根据《行政强制法》,交管部门除了可以对车主进行罚款外,还可以扣车,如果扣车的话,势必将增加黑车车主们的违法成本。

    相关交管人士也表示,他们还将继续加大巡逻频次,加大查处力度,集中整治与常态化管理相结合,形成高压态势,让这些黑车车主无机可乘。

    本报通讯员 骆兴龙 张伟

    本报记者 王茸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