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东新闻 > 青云宫庙会上的“非遗”:红陶磕子六代传承
  • 青云宫庙会上的“非遗”:红陶磕子六代传承

    时间:2017-11-23 21:18:51  来源:  作者:

    信网11月22日讯 花面鱼、喜馒头,这些包含民俗特色的食物如今很少有家庭制作,而用来制作这些造型面食的红陶榼子更是难得一见。在今年的青云宫庙会上,传承了六代的红陶榼子制作艺人李义勤父子,带着他们的红陶榼子作品也来到了庙会,并在现场展示制作,让人近距离领略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

    稀有红陶榼子摆进庙会

    李义勤父子的展位就在离青云宫入口不远的位置,一张简易的桌子上摆放着二十几个不同造型图案的红陶榼子作品,有莲藕图案的,有菊花小篮子,造型各不相同,用处也不一样。除了面食榼子,还有红陶制的筷子筒和笔筒,外表雕刻着繁杂的图案,十分精美。前来参加展会的小涧西社区的张阿姨一进入会场,就被这些红陶制品吸引住了,一边看一边回忆起早年前的事情:“以前家家户户都有这种红陶榼子,现在已近很少见了,想不到能在这庙会上再见到。”

    由于胶东地区世代以面食为主,用榼子制作面食花样的传统也由来已久,并渐渐演变出专用于祭祀或节庆的榼子花样。由此,榼子制作成为青岛特色地方工艺的重要代表,制作材料主要有木质、黑陶和红陶,其中红陶榼子是民间收藏最稀少的。红岛居民使用红陶榼子的历史十分悠久,清末民初就有红陶制作的筷子笼。

    六代传承有百余年历史

    庙会上人头攒动,展示桌外也人来人往,时不时就聚集来很多市民咨询观赏。人不多时,李义勤就低头做着手上的榼子,一笔笔刻出了鱼的花纹。李义勤师傅今年已63岁,来自红岛街道办事处大涧社区,他告诉记者,红陶的制作手艺是祖辈流传下来的。清朝年间,自己的太爷爷曾到莱阳一带的窑厂当学徒,学会了红陶制作技艺。回来后,太爷爷就将这门手艺传授给李氏族人和村民,到他儿子这一代,已传承了六代,总共百余年。“我18岁时就到窑厂干活,业余时间几个工友坐在一起,就研究这搞点花样。最早做过烛台、香炉,和砖瓦放在一起烧。上世纪60年代,村民过年过节都要制作馒头,便开始制作红陶榼子,花样也越做越多,到现在已经做了40多年了。”

    制作考究需半个月完成

    红陶榼子看似简单,却要经过六大工序,从取材到烧成至少需要半个月。李义勤说,首先是选土,要选择洼地,去除表层40厘米的土层再开挖,不能有杂质。其次是打泥,用橡胶锤反复敲打,至少半个小时,这样的泥土密实坚硬、韧性十足。接下来就是勾样、雕刻和烧制了。勾样必须要用自制的钢丝。出来轮廓后,摘除多余的泥巴,然后再用手抹平。完成这一步,再晾两天就进入雕花了,用钢刀在模型上刻出各种纹理。刻好后放置三四天晾干,再经过两天的烧制,一件完整的红陶榼子才算大功告成。

    李义勤告诉记者:“世纪90年代后,木制榼子越来越多,且价格便宜,加上村里窑场关门,需要红陶榼子的也渐渐少了,我也不再做了。如今退休在家闲着,我就又把这门手艺捡起来了,给自己找点乐。”目前,红陶榼子已经被列为青岛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云宫庙会期间,李义勤也将携他的作品一直在会场展出。

    信网全媒体记者 刘裕 通讯员 陈燕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