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东新闻 > 针对特困“老弱病残” 冠县创新三种供养模式
  • 针对特困“老弱病残” 冠县创新三种供养模式

    时间:2017-11-24 17:33:09  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

    原标题:针对特困“老弱病残”,冠县创新三种供养模式

    贫困人员中的“老弱病残”群体,依靠自身发展困难。为破解这些人员吃住医疗康复难题,冠县探索了三种供养模式。

    11月23日,在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冠县副县长吴景博对外通报了冠县扶贫工作相关情况。据其介绍,针对贫困人员中的“老弱病残”群体,冠县探索了三种供养模式,以破解吃住医疗康复难题。建设县级护理中心。依托兰沃中心敬老院,建设集中颐养护理中心,有意愿入住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可接纳150人,现已入住93人,解放被困劳动力200余人。县人民医院设立集中颐养护理中心分院,实现集治疗、康复、生活照料为一体的套餐式服务,打造全市一流供养中心。建设村级供养点,敬老院周边村庄贫困人口全部进入敬老院集中供养,其它村庄通过修缮村集体用房、租赁群众房屋等形式,设立村级集中供养中心,配备空调、电视、家俱、食堂等远远好于农村家庭的生活设施和专职服务人员,达到中心敬老院供养水平。目前,已设立370个,贫困人员已陆续就近入住。提高农村幸福院的供养保障水平。针对农村分散供养的五保户、农村留守老人和空巢老人无人照料问题,着力把农村幸福院建设与农村文化广场、卫生室、孝善扶贫理事会相结合,整合资源,加大投资,扎实推进,提高7处农村幸福院的集中供养保障水平,共安置特困人员160人,有效解决农村老人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问题。

    冠县给贫困户送扶贫物品。

    为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长期服药支出负担,冠县创新惠民举措,整合扶贫资金,对长期服药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给予一定的药费补贴。根据调查摸底,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长期服药人员17694人,按照病种和用药费用不同,分别给予每人每月20元、30元、50元财政补贴,每年财政资金补贴644.4万元,切实让贫困患者得到实惠。

    冠县是山东省太阳能应用示范县和光伏大县,借助这一优势,把光伏发电作为一项绿色扶贫产业来抓。万善乡林洋70兆瓦光伏扶贫项目,企业每年从收益中拿出700万元,直接用于特困户增加收入,带动全县插花村特困户2333个,每户每年补贴3000元,有效解决了生活困难。

    新闻延伸>>

    冠县今年要有14050人实现减贫

    根据吴景博介绍的情况,冠县今年要有18个省定贫困重点村退出、14050人实现减贫。为为全面完成这一工作任务,对三个乡镇未摘帽的18个省定重点贫困村,按照全面完成“五通十有”等整体脱贫退出考核指标,逐类逐项进行了排查梳理,明确建设完成时限,把任务目标落实到乡镇、到部门、到企业、到责任人;对未脱贫户分类施策,精准滴灌。通过对贫困户致贫原因和生产生活现状的综合分析,按照“五个一批”的总体要求,研究制定了一户一策的精准帮扶措施,并严格落实月调度、季汇总,及时掌握每个贫困户的帮扶进度和总体情况,记录在册归档。

    冠县给贫困户送扶贫物品。

    今年,县财政列支2000万元专项资金专门用于脱贫攻坚,对财政涉农资金实行100%的整合。截止目前,全县统筹整合涉农财政专户到位资金共7940.87万元。中央、省、市投入冠县产业项目扶贫资金3206万元,在15个乡镇,发展产业扶贫项目51个,集中建设扶贫温室大棚和养殖场。

    在金融扶贫方面,加大财政投入,投入500万元风险补偿金,撬动银行资金5000万元用于特色产业扶贫项目贷款,可带动1000多名贫困人口实现就业或稳定增收;加强政策支持。把扶贫贷款重点投向种植、养殖等与农村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特色产业,并创新担保方式,由贷款主体用资产、活体进行抵押,同时实行财政全额贴息的政策;贷款成效显著。为126户贫困户办理“富民农户贷”527万元;利用市级扶贫担保贷款平台,为26家企业争取贷款7444万元,带动贫困户745户;利用县级扶贫贷款担保平台,为41家企业办理贷款8170万元,带动贫困人口1634人。

    针对片区攻坚,投资2900万元修建15公里冠北路贯穿片区南北新通道,为片区脱贫致富和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提供更加优良的交通条件。万善乡建设的70兆瓦光伏扶贫项目,企业每年拿出700万元直接用于贫困户增加收入,带动全县贫困户2333个,每户每年补贴3000元,已经全部发放到贫困户手中。积极改善生态环境,引进冠县迤逦垣景农业科技公司,对西沙河林场以东的2600亩土地进行流转,该园区注重发展林下经济,吸收贫困户务工、承包、补贴增收脱贫。新建改建3处标准化村卫生室,确保重点贫困村3华里内有标准化卫生室服务。完成6处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提升工作,为贫困村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正规的场所,强化了村文化服务中心的阵地作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跃峰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