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东新闻 > 构建快捷交通网 聊城立体大交通格局呼之欲出
  • 构建快捷交通网 聊城立体大交通格局呼之欲出

    时间:2017-12-21 16:06:16  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

    今年年初十大民生实事中提出,新改建农村公路2500公里,改造农村危桥100座。截至11月底,不仅这一目标超额完成,随着18日高东高速公路项目的启动实施,聊城的交通大项目建设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聊城市高速公路将成环成网,并实现与周边城市间1小时互通,高铁可实现30分钟到济南、60分钟到郑州、90分钟到北京、3小时到达江浙腹地,航空运输通达全国、走向世界,未来聊城的立体大交通格局呼之欲出。

    高东高速启动实施

    大批重点项目推进

    12月18日上午,高唐至东阿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动员大会召开,标志着这一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高东高速项目为山东高速路网“九纵五横一环七连”中“纵八”的组成路段,项目起于高唐县尹集镇西侧青银高速公路,向南经过高唐、茌平、东阿等县,终点于青兰高速公路,路线全长76.465公里,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120公里,估算投资69.3亿元。

    在12月18日的高东高速开工建设动员大会上,任晓旺表示,近年来,聊城市委、市政府坚持“经济发展、交通先行”的发展理念,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原经济区、“一圈一带”等国家和省重大发展战略,提出了打造“冀鲁豫三省交界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战略目标,先后开工建设了德上高速、莘南高速、青兰高速,扎实推进了雄商高铁、济郑高铁、聊邯长高铁、聊泰铁路、高唐至东阿高速、聊城机场、东阿至东平黄河公路大桥、国道105线东阿黄河大桥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随着这些项目的陆续实施,聊城市高速公路将成环成网,并实现与周边城市间1小时互通,高铁可实现30分钟到济南、60分钟到郑州、90分钟到北京、3小时到达江浙腹地,航空运输通达全国、走向世界,形成“北依京津冀、南连长三角、东融半岛城市群、西接中原经济区”的快捷高效交通网,区位优势将更加突显。

    记者从聊城市交通运输局获悉,截至2017年11月底,莘县至南乐(鲁豫界)高速公路开工以来累计完成投资7.22亿元,占概算投资的50.1%;青兰高速公路东阿至聊城(鲁冀界)段开工以来累计完成投资25.24亿元,占概算投资的31.3%;大外环路(G309、S242、S246聊城绕城段)征迁工作已完成大半,路基备土和小桥涵施工陆续展开;东阿至东平黄河公路大桥已经完成了省发改委核准立项、特许权协议签订等工作;G105京澳线东阿黄河大桥已列入省厅2017年国省道项目前期工作计划,正在推进可研报告编制等前期工作。

    干线公路改造升级加快

    黑龙江路东延、茌东大道完工

    聊城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普通干线公路改造升级方面,截至2017年11月底,续建项目:国道309冠县绕城段路面及桥梁主体工程已完工;省道249莘县阳谷外环路基、涵洞工程已完成,路面基层完成90%,面层完成50%;国道309东昌府段大中修项目已完工。以上3项续建工程共75.8公里、总投资14.3亿元,开工以来累计完成投资8.75亿元。新开工项目。省道260、省道333 等5项102.7公里,总投资5.7亿元的大修工程,除省道260面层完成30%外,其余项目路面工程已完工,截至11月底,已完成投资3.9亿元。

    市公路局承担施工的黑龙江路东延、茌东大道2项33.6公里、总投资7亿元的工程,截至11月底,所有工程已完工。前期项目。S315、S324等7项178公里新改建及大中修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文件编制、报批等前期工作事项。

    农村公路关乎出行更关系发展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如今渴望美好生活的村民们对于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

    “要想富,先修路”,阳谷县七级镇的村民闫先生说,以前这句话就是写在墙上的标语,现在越来越体会到这句话对农村人的意义,农民生产出来的蔬菜、粮食,必须通过道路运输运出去卖掉,才能挣到钱,如果交通不便,一定会影响农民增收,农业发展。“还有现在实行的土地流转政策对农村发展特别好,通过流转,我们可以大面积种植经济作物,可是如果路修不好,就很影响销售。”

    农村基础设施上不去,经济就上不去,农村公路建设也被提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为顺利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聊城交通部门在实施过程中,积极与财政、发改委、国土等部门对接,科学指导县级政府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融资需求,严格筛选、申报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并优先将扶贫道路建设项目纳入申报范围。

    路通百事兴。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继续向民生工程倾斜,持续改善农村通行条件后,就获得了基层代表委员的一致点赞。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高潮即将全面掀起,农民乐享发展成果的美好图景在徐徐展开。

    泥土路变身水泥路

    百姓获得感显著增强

    这路修得太好了,原来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出行不方便,别说开车了,自行车都难走。现在路修好了,出行很方便,老百姓对这事都非常满意,多好啊,不用我们出一分钱,全是上级投资,太好了。”走在新修的水泥路上,看着门前干净平整的崭新道路,聊城东昌府区侯营镇村民郭月德掩饰不住内心的高兴。

    今年年初,在聊城市第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提出,2017年聊城将把80%左右的财力用于民生领域,继续抓好教育、医疗、养老、交通等10件民生实事。其中,交通方面提出,聊城2017年计划改建农村公路2500公里 改造农村公路危桥100座。

    郭月德眼中的变化,正是全市交通运输部门努力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2500公里、改造农村危桥100座”这一目标所做工作的缩影。2017年,在政策性融资困难、原材料大幅涨价、环保压力持续增大等情况下,各单位牢记使命责任,主动担当作为,明确任务目标,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健全规章制度,精心组织施工,截至11月底,农村公路建设共完成3135公里,完工里程占年度工作任务125%,完成投资 28亿元;危桥改造完工140座,已完工座数占年度工作任务140%,完成投资10817万元,圆满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全市农村公路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取得明显成效,群众在交通发展中的获得感显著增强。(记者 杨淑君)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