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东新闻 > 到2022年,山东基本形成新动能主导经济发展新格局
  • 到2022年,山东基本形成新动能主导经济发展新格局

    时间:2018-01-30 15:23:10  来源:齐鲁网  作者:刘金旺

    齐鲁网济南1月30日讯(记者 刘金旺)省政府新闻办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省新旧动能转换的总体情况。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今年1月3日,国务院批准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新旧动能转换为主题的试验区,也是十九大之后获批的首个区域性国家战略,标志着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正式启动。总体方案中对综合试验区的布局概括为“三核引领、区域融合互动”,范围包括济南、青岛、烟台3市全域和其他14市国家和省级经济开发区、高新区、海关特殊监管区等区域,面积近4万平方公里,涉及全省182个园区,其中济青烟38个,其他14市144个。从实际情况看,山东重大生产力主要布局在省级以上园区,均可享受到总体方案中的产业、创新、投资、财税、土地等政策。

    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要立足新时代、顺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坚持国际标准、世界眼光,坚持山东优势、问题导向,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核心,以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为支撑,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把山东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新经济发展聚集地和东北亚地区极具活力的增长极。

    到2022年,基本形成新动能主导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主要体现为“五个全面”:即,质量效益全面提高,创新能力全面增强,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动能转换体制机制全面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全面形成。主要指标方面:全员劳动生产率由2016年的人均10万元提高到14万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由 2016年的2.3%提高到2.7%左右。到2028年,改革开放五十周年时,基本完成这一轮新旧动能转换。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强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

    为了更加科学系统地推进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的范围涵盖了山东全部15.7万平方公里陆域,15.9万平方公里海域。在布局上进一步细化为“三核引领、多点突破、融合互动”。其中:三核引领,就是要充分发挥济青烟三市经济实力雄厚、创新资源富集等综合优势,率先突破辐射带动,打造新旧动能转换主引擎,为全省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工作树立标杆。其中,济青烟三市的面积占全省的1/5,人口占全省的1/4,经济总量占全省的1/3,创新资源占全省的1/2。多点突破,就是要支持其他14市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明确重点突破方向,培育壮大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打造若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区域经济增长点。融合互动,就是要树立全省“一盘棋”思维,统筹推进优势产业培育、资源要素配置、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促进全省协同联动发展。

    加快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事关山东乃至全国长远发展大局,承载着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殷切期望,承载着全省1亿人民的热切期盼,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是全省各级各部门共同的责任。国家确定在综合试验区推行国家级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措施,同时还赋予综合试验区一系列先行先试、试点示范的权利,这些政策涉及创新、产业、财税、金融、土地、开放、生态等重点领域,每项政策都具有很高的含金量和可操作性。比如,支持山东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省、全域旅游示范省;结合税制改革方向,统筹研究支持新旧动能转换的税收政策;赋予省级及以下政府更多自主权,推进新兴经济领域的权责下移试点;享受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防治协同治理政策,支持老工业区、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支持济南高水平规划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青岛创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等等。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