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国内资讯 > 山东新闻 > 黄河滩区蹲点采访记:为了一份庄严的承诺
  • 黄河滩区蹲点采访记:为了一份庄严的承诺

    时间:2018-03-01 15:31:34  来源:齐鲁网  作者:

    齐鲁网2月28日讯 在山东,有60多万群众生活在黄河滩区,他们迫切希望通过搬迁实现脱贫致富。2017年,山东全面启动黄河滩区脱贫与迁建工程。近日,记者来到迁建任务最重的菏泽东明进行蹲点采访。

    沙窝镇3号村台选址在高堌村,这意味着,村台动工前,就需要整村搬迁。村民抵触情绪很大,东明县沙窝镇管区书记杨昌礼向百姓承诺,一定让他们如期搬回到新村台。老屋已经被拆了,村民想早日实现安居的梦想更迫切了。

    目前,全县第一批12个防洪村台正在全力引黄瘀沙。就是先瘀好村台,再动工建房。但今天出沙管道不出沙了,村民炸开了锅。杨昌礼一边联系施工方一边来到现场“从这打沙,打出来砖头块,打了很多,都吸起来了。这几条船都干了20多年吹沙了,没遇见过这样的地质。”东明县3号村台施工方负责人王百跃说。

    经过现场勘察和讨论,最终决定,把现有的6条管线整体向南移动300米。同时,再追加一条管线,这样保证工期不受影响。半天下来,虽然村民们露出了笑脸,但是杨昌礼并不轻松。

    在他看来,政府要做的不仅是让村民如期搬回来,更要安抚好他们的情绪。“咱们给老百姓一个承诺,让老百姓搬得出,还得让他们搬进来,这个空间当中,要让老百姓感受到,党委政府对他的关怀。”杨昌礼说道。

    在指挥部简单吃了点饭,杨昌礼就去探望高堌村的何景竹夫妇。何景竹的丈夫因为一次脑神经开颅手术,失去了劳动能力,而且智商仅相当于几岁的孩子,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妻子打工维持。因为老村拆迁,他们也遇到了烦心事。何景竹告诉记者:“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我们这个村,都挪的七零八散的,尽量的并到一块,我出去干活也放心了,要是现在出去,没有自己的人。”

    春节期间,在杨昌礼的建议下,镇里组织高堌村和竹林新村搞个联谊活动,一方面让村民聚聚,另一方面也让他们去新村摸摸门。与滩区的老村相比,30多公里之外的竹林新村,2010年就进行了迁建,不仅房屋整齐,而且配有学校、卫生室和扶贫车间。据竹林新村村民说:“来了以后,光卡这个(电子项圈)板,一天的话,就是卡2000多个吧,就是合四五十块钱,你要是手快的,能挣一千七八,甚至有两千的。”

    一路看下来,何景竹的心理发生了转变,村民对未来的新村都充满新期待。何景竹认为:“很高兴,看到人家,就想到我们以后了,可能比这还要好,这都是我们全村人所期待的。”在黄河滩区蹲点采访的日子,发现这里的每个老百姓都有一个安居梦,很多镇里的干部也都是从滩区长大的,他们说,不管迁建工作再难,两年后,一定会兑现当初的承诺,让老百姓搬上新村台,过上安定祥和的日子。

    关键词:
    最近更新
    推荐资讯